春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薯是块根作物,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的特点。 在调整种植结构中,成为火爆作物。 怎样才能使甘薯实现丰产呢。 (一)平衡施肥、起垄种植据试验,生产 1000块,需吸收 N 素 42 32O 为 7而施足、配全肥料是甘薯丰产的重要条件。 施肥应做到前期肥效快,秧苗早发;中期肥效稳,壮而不旺;后期肥效长,植株不早衰。 高产田一般应亩施有机肥 4000上,尿素 10酸二铵20酸钾 25肥方法宜在作垄时条施为宜。 甘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结构疏松,空隙度大,透气性能好,氧气供应充足,能透水能排涝。 结合深耕起垄栽培,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垄突出地面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得于有机物质分解,并 2、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甘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 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和硬心。 垄距一般 70右。 (二)适时早栽、选择壮秧甘薯块根为无性繁殖营养体,无明显成熟期,一般在气温低于 15时停止生长,地温降至 16根停止膨大。 适期早栽可延长生育期,块根形成早,既可利用雨季来临前的气温条件,使块根迅速膨大,又能在高温多雨季节,把茎叶形成的光合产物,贮存于膨大的块根中,促使地下和上部协调生长。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我市定植春薯的时间为 5 月 1 日前后,试验表明,4 月 28 定植比 5 月 10 定植,块根膨大期延长 7d,亩增产 10左 3、右,并且薯块整齐,鲜薯质量高。 为提高秧苗成活率和早发快长,秧苗要选苗床中第一批采栽的壮秧,第一批秧茎秆粗壮,叶片旺盛,根系发达。 采胆要经过充分炼苗,一般秧苗栽前在苗床内经过 3日晒,使秧苗叶子深绿色,叶片变厚,如把秧苗掐掉一节后,断面处有白色乳浆流出。 定植这种苗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 不要选未经炼苗的秧、带黑根薯秧、烧芽薯秧。 (三)及时提蔓、打顶摘心进入雨季,甘薯茎叶生长茂盛,节根容易滋生,分散养分,不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输送。 为防止这种现象,过去多采用翻蔓来降低土壤湿度,提高地温和防止节根发生。 据试验,甘薯翻蔓既费工又减产,主要是翻蔓后茎叶损伤严重,打破了叶片接受光能的最佳分布,光合强度降低 4、30,呼吸强度增加了 19,减产 10左右。 生产上翻蔓改为提蔓,避免了茎叶损伤,不破坏叶片的分布,有利于高产。 但提蔓不宜过多,一般 1即可,时间在 8 月底前结束。 甘薯打顶摘心,可控制主茎长度和长势,促进侧芽滋生,分枝生长快。 具体做法是在甘薯定植后,主茎长度在 12 节时,将主茎顶端生长点摘去,促进分枝发生。 待分枝长至 12 节时,再将分枝生长点摘去。 这样可利地协调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矛盾,有利于块根膨大。 (四)化控抑旺、肥水巧追薯田肥水过猛,特别是 N 素过多,常造成茎叶旺长,影响块根的膨大,降低产量。 实践证胆,薯田喷洒多效唑或缩节胺等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 一般 7 月初雨季来临 5、前第一次喷施,以后每隔 10一次,连喷 3。 每次亩用多效唑 50缩节胺 7水 50匀喷洒。 喷洒时根据茎叶长势、雨量大小、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灵活采用药用药品剂量。 肥以灌裂缝肥和叶面喷肥为主。 追裂缝肥亩有尿素 4磷酸钙浸出液 10酸钾 3水 150成营养液,在田间普遍开始裂缝时,于阴天或晴天的午后进行逐棵顺裂缝浇灌,要求追施均匀。 叶面喷肥根据植株长势而定,长势偏弱有早衰迹象的以喷 N 为主,配合P、K 肥,用 100水 素、酸二氢钾,搅拌均匀喷施。 长势偏旺的主要喷 P、K 肥,可喷 酸二氢钾水溶液。 8 月下旬可亩用一包甘薯膨大素,加水 20解过滤,然后均匀喷洒植株叶面,连喷两次,每次间隔10d 左右。 如遇秋旱,适时灌水可防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块根膨大速度。 一般 9 月上旬浇一水,叶面积系数比水浇水的高 增产 甘薯喜丰墒,灌水量不宜太大,每亩 40右。 并注意灌水后不要踩踏薯垄,以免影响土壤通透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