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麦施肥技术内容摘要:
麦施肥技术以促进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和资源节约为目的,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需肥规律和麦田土壤供肥状况,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染。 一般高产田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中产田稳氮、增磷、针对性补施钾肥。 施肥技术要点:1、高、中产麦田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 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以上)亩施有机肥 4 方、纯氮(N)14(肥方式上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 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 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 、纯氮(N)12(肥方式上氮肥 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 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 微肥施用上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公斤种子用肥 2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 高产田亩施有机肥 3 方以上、纯氮(N)14(产田亩施有机肥 3 方以上、纯氮(N)12(肥方式上氮肥 40%底施、60%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 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 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专利查询。春季小麦施肥技术
相关推荐
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 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将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最后一点“绿”》给我们的警示是( ) 保护好环境 ,已不可逆转 、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亟需解决,应当成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⑹“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 ”“能。 ”那个胖女人说。 ⑺“我已经把钱 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 ”“啊。 ”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 “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 ⑻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 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 ?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 ?还是“举头三尺即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
1、鲜甜玉米大家都喜欢吃,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从播种至鲜穗条收约 90 天左右,种好春季甜玉米,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选良种甜玉米品种可选超甜 3 号、超甜 204,也可试种示范东甜 206 等新品种。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一般从 3 月 15 日20 日左右开始播种,必须采用尼龙薄膜搭架覆盖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好,阳光充足的沙壤土地块作苗床,精细整地后,施一遍稀薄人粪肥,按 35
着这样的民谣: “ 苦难十四年,日本与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 苦难十四年 ” 应开始于( )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考点】 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 【分析】 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 【解答】 根据题干歌谣中 “ 苦难十四年 ,日本与汉奸 ” 这两个关键信息, 1945﹣ 14=1931可知 “ 苦难十四年 ”
1、)危害症状。 分红黄两种。 均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疵粒、空壳。 大发生年可形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2)发病特点。 两种吸浆虫发生均一年一代,遇不良环境幼虫有多年休眠习性,故也有多年一代的。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 黄淮流域 3 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此时小麦多处于拔节期,4 月中下旬大量化蛹,蛹羽化盛期在 4 月下至 5 月上旬,成虫出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