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xx-20xx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分析电路图确定两电阻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是本题关键. 9.如图所示电路,两个灯泡 L L2的额定电压相同,阻值分别为 6Ω 和 10Ω ,闭合开关后两灯均正常发光.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 I1: I2=3: 5 B.灯泡两端的电压 U1: U2=3: 5 C.灯泡的电功率 P1: P2=5: 3 D.灯泡 L1比 L2暗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的电流之比,根据 P=UI求出电功率之比,然后判断两灯泡的亮暗关系.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1: 1,故 B错误; 由 I= 可得,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之比: = = = = ,故 A错误; 由 P=UI可得, R1与 R2的消耗的功率之比: = = = ,故 D正确;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所以,灯泡 L1比 L2亮,故 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1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从 a端移到 b端,定值电阻 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 R2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6V B. R2=20Ω 时,电压表示数为 4V C.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D. P在 b端时,电阻 R1的功率为 【分析】 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1与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 R1两端电压. ( 1)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滑片在 a端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乙所示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压; ( 2)根据图象读出 R2=20Ω 时电压表的示数,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为 20Ω 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建立等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 R1的阻值; ( 3)当滑片在 a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的功率最大;再根据图象读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在 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利用 P= 求出电路的最大功率和在 b端时定值电阻R1的功率. 【解答】 解: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1与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 R1两端电压. ( 1)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滑片在 a端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电源电压 U=6V,故 A正确,不符合题意; ( 2)由图象可知,当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为 20Ω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V,故 B不正确,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 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当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为 20Ω 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2=U﹣ U1=6V﹣ 2V=4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 I= 可得: = ,即 = , 解得: R1=10Ω ; ( 3)当滑片在 a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的功率最大, P 大 = = =,故 C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在 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V,则定值电阻 R1的功率: P1= = =,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 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读出滑动变阻器 R2的阻值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8分) 1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V.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并 联,而用电器与开关之间是 串 联的. 【分析】 ( 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V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控制用电器,所以开关和用电器是串联的. 【解答】 解:在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伏,不 高于 36 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家中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但用电器的开关需要控制用电器,所以开关与用电器串联. 故答案为: 220; 36;并;串.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家中用电器为了相互不影响而采用了并联的连接方式,属于基础知识. 12.如图,某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在拆除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如图所示,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线 a (填 “a” 或 “b” ),拆除前起爆器上 没有 电流通过(填 “ 有 ” 或 “ 没有 ” ) 【分析】 根据电流的路径,判断 a、 b两段导线在电路变化中的连接情况,就可确定其在电路中发挥的作用. 【解答】 解:根据电路图可知, a部分是在干路上,是电流的必经之路,一旦断开,整个电路将不能接通,而 b部分将起爆器短路,因此,为使其停止工作应剪断线 a,拆除前起爆器上没有电流通过. 故答案为: a;没有. 【点评】 此类题目是考查电路的三种状态的实际应用,要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3.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这说明花香分子在 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 【分析】 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做永不停 息的无规则运动,当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地方,就产生了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扩散就越快. 【解答】 解: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采蜜,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 故答案为: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 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14.有一种消毒柜,一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 热传递 (选填: “ 做功 ” 或 “ 热传递 ” )方式使餐具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二是 这种消毒柜还可以发出人眼看不见的 紫外线 ,也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分析】 ( 1)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时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时发生了能量的转移; ( 2)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 【解答】 解:( 1)消毒柜在工作时,电热丝加热温度升高,得到热风,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然后把热量转移到餐具上使得餐具的温度升高,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 2)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这种消毒柜工作时还会发出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起到消毒的作用. 故答案为:热传递,紫外线. 【点评】 此题中消毒柜对餐具 加热时只是发生了能量的转移而没有发生能量的转化. 15.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此图是 压缩 冲程,有一种单缸汽油机在原有四冲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冲程,成为六冲程汽油机,也就是在原有四冲程汽油机完成排气冲程后向气缸内喷水,水在气缸内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六个冲程,做功 2 次,这种汽油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提高热机的效率(节约能源) . 【分析】 ①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如图所示的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根据曲轴的转 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② 六冲程汽油机,多了一个水蒸气对外膨胀做功的过程,充分利用了汽油机工作后的余热. 【解答】 解: ① 图中的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 ② 比原有的四冲程汽油机多做一次功,因此六冲程中共做功两次,因为是利用排气冲程后的余热,所以大大的提高了热机的效率,节约了能源. 故答案为:压缩; 2;提高热机的效率(节约能源). 【点评】 此类属于信息题目,能够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如图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 kWh,接在该电能表后用电器同时工作的电功率最大不能超过 4400 W. 600imp/kWh表示每消耗 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脉冲指示灯闪烁 600次,若 3min。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