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20xx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中锌没有剩余,铜不能确定.由此可知: A、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没有剩余,故 A正确; B、所得溶 液中一定有 Zn2+, Cu2+不能确定,故 B错误; C、溶液中一定有银粉生成,故 C错误; D、所得溶液中 Ag+, Cu2+不能确定,故 D错误. 故答案为: A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 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 A、中和反应特指的酸碱之间的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进行解答; 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判断; D、根据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中和反应特指的酸碱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它不属于中和 反应,故 A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 B正确 ;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叙述单质的定义时必须强调是纯净物,否则不成立,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单质,故 C错误;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正价,故 D错误. 故选 B 11.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Zn粉中含少量的 ZnO:加入足量稀 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中混有 HCl,通过饱和的 NaHCO3溶液 C. Na2SO4溶液中含少量 H2SO4:加入足量 Ba( OH) 2充分反 应后过滤 D. CaCO3固体中含少量 Na2CO3:加入足量稀 HCl充分反应后过滤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 A、 Zn粉和 ZnO均能与稀 H2SO4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B、 HCl 能与饱和的 NaH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 H2SO4 和 Na2SO4 溶液均能与 Ba( OH) 2 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 Na2CO3和 CaCO3固体均能与稀 HCl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12.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 K+、 Mg2+、 Cl﹣ 、 Ba2+、 SO42﹣ 、 CO32﹣ 中的几 种,为确定可能含有 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 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 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 Mg2+、 SO42﹣ B.一定含有 K+、 Mg2+、 Cl﹣ 、 SO42﹣ C.一定含有 Mg2+、 SO42﹣ ,可能含有 Cl﹣ 、 K+ D.一定含有 Cl﹣ 、 K+,可能含有 Mg2+、 SO42﹣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溶于酸的沉淀,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 ① 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钡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说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不是碳酸钡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离子,由于有硫酸根离子,故一定不会含有钡离子; ② 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镁离子能与氢氧根 离子结合生成溶于盐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废液中可能含有氯离子和钾离子; A、溶液中还可能含有 Cl﹣ 和 K+,故 A错误; B、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Cl﹣ 和 K+,故 B错误; C、溶液中一定含有 Mg2+、 SO42﹣ ,可能含有 Cl﹣ 、 K+,故 C正确; D、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Cl﹣ 、 K+,一定含有 Mg2+、 SO42﹣ ,故 D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空 1分,共 16分) 13.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 两个钙离子 2Ca2+ ; ② 3个氨气分子 3NH3 ; ③ 一种 复合肥 KNO3(合理即可) ; ④ 碘酒中的溶剂 C2H5OH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 ①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③ 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④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解答】 解: ①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钙离子可表示为: 2Ca2+. ②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3个氨分子可表示为: 3NH3. ③ 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其化学式为: KNO3(合理即可). ④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其化学式为: C2H5OH. 故答案为: ① 2Ca2+; ② 3NH3; ③ KNO3(合理即可); ④ C2H5OH. 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小明要参加期末考试,他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表所示的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肉、糖醋鱼、排骨汤 饮料 加钙牛奶 ( 1)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糖类 (填 “ 糖类 ” 或 “ 油脂 ” ).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蔬菜 .(填 “ 蔬菜 ” 或 “ 火腿肠 ” ) ( 2)下列关于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② .(填 ① 或 ② 序号) ① 为了防止缺钙,青少年应大量吃钙片 ② 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偻病 ( 3)小明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 然纤维的是 ② (填①~③ 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① . ① 铁锅 ② 棉布围裙 ③ 合成橡胶手套.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 ( 1)从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方面考虑; ( 2)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作用考虑; ( 3)从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考虑. 【解答】 解:( 1)米饭中主要含有糖类;红烧肉中主要含有油脂和蛋白质;;糖醋鱼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排骨汤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及水和无机盐,加钙牛奶主要含蛋白质和钙元素.所以应增加蔬菜. ( 2)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故选 ② ; ( 3)铁锅属于金属材料,棉布围裙属于天然植物纤维,合成橡胶手套属于合成材料,故填② ; ① 故答案为:( 1)糖类;蔬菜;( 2) ② ;( 3) ② ; ① . 15.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 1)油锅着火时常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 隔绝氧气 . ( 2)熟石灰常用于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变成坚固的 碳酸钙 .(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CO2=CaCO3↓ +H2O ( 3 ) NaHCO3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HCO3+HCl=NaCl+H2O+CO2↑ . 【考点】 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