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常出现的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豆天蛾成虫产卵多,危害重。 防治方法: 于 3 龄前幼虫期喷药处理,可用 50辛硫磷乳剂 100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或用 20%杀灭菊酯乳油或 氰菊酯乳油 2 000 倍液,每亩用药液 50 千克喷雾。 豆造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 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 造桥虫每年可发生多代,尤其以月上中旬到月中旬为害最重。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在生长茂密的豆田内产卵,卵多散产在豆株上部叶背面。 幼虫幼龄时仅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窗孔状。 龄幼虫食害上部嫩叶成孔洞,多在夜间为害。 防治方法:可用 20%杀灭菊酯乳油或 氰菊酯乳油 2 000 倍液,每亩 40 千克喷雾。 鼻虫咬食植株茎叶。 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油 1500液或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均匀喷雾. 豆食心虫又叫大豆蛀荚螟,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 防治方法:10%氯氰菊酯乳油,亩用 35升,或敌杀死乳油,兑水 40 千克均匀喷雾。 苗期起为害,以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嫩茎、 嫩荚为取食对象,传播病毒,造成叶片卷缩,生长减缓,结荚数减少,苗期发生严重可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50辛硫磷乳油 1500液或 20杀灭菊酯 2000 倍液均匀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