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20xx届新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合后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是否褪色 D.鉴别矿物油和植物油:向汽油和植物油中分别加入一定量 NaOH溶液加热振荡,观察油层是否消失或变薄 15. 有下列高分子化合物: 其中由两种不同单体聚合而成的是 A.①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据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B. 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 2 g氢气 C.配制 200 mL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 mL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mol/L 二、非选择题 17.( 16分) (1) A、 B、 C三只烧杯中 ,依次分别盛有 NaOH溶液、 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 ,各滴入饱和 FeCl3溶液 ,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 (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可能出现的现象 A ,B ,C。 (2)写出这三只烧杯中形成的分散系所属类型的名称 : A ,B ,C。 (3)写出 A中形成分散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写出 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 :。 18.( 16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 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 ,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L的 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 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 ,该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 ,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 CuO 反应。福建省莆田20xx届新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__g,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________g。 (2)该反应中,反应物是 ________,生成物是 ________。 (填化学式 ) 思路解析: 此实验发生的反应是: 2Mg+O2 点燃 2MgO,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 镁的质量。 据此,可算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答案: (1)ba g ca g cb g (2)Mg和 O2 MgO
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 等效法 、类比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 ,这些方法对我们学好物理有很大帮助。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 不正确 . . . 的是: ( ) A.在探究 电阻与材料 、 长度 和 横截面积 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电路中,可以用 几 个合适的 小 电阻 串联 来代替 一个大 电阻,这利用了 等效 法 C.在研究 带电体
2、即可。 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 50%福美双或 50%多福合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的 四、适时播种:1、播种时间:当地温稳定通过 78 摄氏度时开始播种,各地区要视当时气候条件而定,第一积温带地区,要在 5 月 8 日前播完为宜,第二积温带地区,要在 5 月 10 日前播完,其它地区要因地制宜。 2、播种方法:要适时早播、浅播,早播有利于早生快发;浅播有利于减少根部病害,播深控制在 23宜播的深
2、,取食处形成小白点以至透明的小孔或呈枯斑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 3毫米,翅展 黑色,体形较粗。 复眼大,暗红色。 触角鞭节扁而短,末端钝圆。 翅为浅紫色,有金属光泽。 足黑褐色。 卵:长约 榄形,白色透明。 幼虫:体长约 4毫米,为圆筒形、乳白色小蛆,进而全体呈现浅黄色,半透明头缩入前腔,口钩为黑色,呈直角弯曲,其尖端稍向内弯。 前气门 1对,后气门 1对,较大,从尾端伸出
2、,大豆及豆饼进口量超过 900 多万 t,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 进入 21 世纪,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为此,在注重选育大豆新品种的同时,必须做好技术推广工作。 一方面要加强新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另一方面搞好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十五”期间,东北春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