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xx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知识经济迅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 “新经济” 的主要受益者 D.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流 15. 据入世 (WTO)谈判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 1— 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 16 年。 最初 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 “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 ?”。 当时我们反复讲, 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 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 一 个问题, 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 ?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 !这说明当时 A.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压制中国 B.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16.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中国的周王号令四方时,古希腊城邦中的贵族 们却依然像氏族时代那样商议 公共事务,常常召开国民大会对贵族们制定的政策和各种 方案进行表决。 摩尔根主要强调希腊城邦民主 A.受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落后于中国周王的分封制 C.是西方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有原始社会民主观念遗风 17.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 1760— 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 逆不道„„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 权力平衡的重心, 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这表明英 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的权力有增强的趋势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议会被君主的权力所控制 18. 在制定 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19.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 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 上述主张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 20. 18 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 才能授予公司特许 „„ 但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 , 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反映 出 A.英国的经济政策 发生变化 B. 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 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1.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 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 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在这位学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22. 1953 年 ,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 ”答案的构成为: 41%说“抑制”, 21%说“激化”。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欧走向联合是民心之所向 B.西欧联合消除了内部矛盾 C.西欧联合将 会影响国际关系 D.西欧联。福建省泉州市20xx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
相关推荐
2、伏夜出,白天躲在作物或草丛中,夜间出来活动,有趋光性。 成虫羽化 34 天开始交配后,将卵产于作物中部叶片的背面,经 56 天孵化为幼虫。 第一代幼虫发生于 6 月中下旬,初孵化的幼虫群体为害。 稍大后即分散为害。 幼虫有假死性,善于爬行,34 龄的每分钟可爬行 57 米,67 龄的每分钟可爬行 1014 米。 害虫受惊动后立即钻进土缝里或草棵底下躲藏起来。 3、为害症状
2、,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有机养分的合成与运输,使花荚脱落增多。 二、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1、根据品种合理密植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分枝多的品种宜稀,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宜密的原则,采用等距点播,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2、根据土壤肥力增施肥料即要保证大豆生育期间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又要肥料供应的种类、比例、时期等方面合理搭配,使大豆开花前生育健壮,有一定的叶面积指数,使之积累较充足的有机物
,不同于中国的形式,而是从大学到“学院”,到了启蒙时代,很多新思想则来自于沙龙。 C、辅助官学教育的书院,创造新思潮,影响政治及社会,这种角色有时不被政府所接纳,因而也会招来官方打压。 D、学术与地方文化结合的现象早在宋代以前就出现,从宋代开始,学术地理得以继续保持,这有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整合。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 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 A、书院机构和书院制度,
2、的组分等,病株根瘤显著减少。 种子病斑的形成,主要因素是病毒感染,降低种子商品价值。 二、症状。 花叶病毒病的症状因品种、植株的株龄和气温的不同,差异很大。 轻病株叶片外形基本正常,仅叶脉颜色较深;重病株则叶片皱缩,向下卷,出现浓绿、淡绿相间,起伏呈波状,甚至变窄狭呈柳叶状。 接近成熟时叶变成革质,粗糙而脆。 播种带病种子,病苗真叶展开后便呈现花叶斑驳。 老叶症状不明显,到后期
理量有 (用相应的 序号 表示 ) ① 钩码的质量 m ② 滑块的质量 M , ③ 气 垫导 轨 的长 度 S ④ 释放时挡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 L ⑤ 光电门到 钩码 的水平距离 D (3)本实验通过比较 合外力做功 W 合 = 和滑块动能变化量 Δ EK =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从而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关系 . 14. 在做 “
2、缺乏水源浇灌的地块,大豆荚而不实更为严重。 于晚播或晚熟品种,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尚在开花的地块,因秋风秋雨,气温下降,大豆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幼荚发育缓慢,或停止。 高寒地段常有发生。 秋季大豆发生病毒病使叶片皱缩、幼荚也畸形不实,大豆食心虫危害造成虫眼空瘪荚。 低海拔地区,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正处在长日照高温条件下,长日照延缓大豆籽粒发育,而高温则促进豆荚迅速发育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