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xx届高三历史12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B.知识经济迅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 “新经济” 的主要受益者 D.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流 15. 据入世 (WTO)谈判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 1— 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 16 年。 最初 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 “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 ?”。 当时我们反复讲, 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 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 一 个问题, 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 ?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 !这说明当时 A.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压制中国 B.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16.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中国的周王号令四方时,古希腊城邦中的贵族 们却依然像氏族时代那样商议 公共事务,常常召开国民大会对贵族们制定的政策和各种 方案进行表决。 摩尔根主要强调希腊城邦民主 A.受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 B.落后于中国周王的分封制 C.是西方文明重要源头之一 D.有原始社会民主观念遗风 17.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 1760— 1820年在位)统治时期,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 逆不道„„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 权力平衡的重心, 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这表明英 国 A.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B.君主的权力有增强的趋势 C.政党政治发展遇到新契机 D.议会被君主的权力所控制 18. 在制定 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此,美国推行 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19.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 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 上述主张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直接导致了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了严重的挑战 20. 18 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 才能授予公司特许 „„ 但是, 19 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 , 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反映 出 A.英国的经济政策 发生变化 B. 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 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1.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 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 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在这位学者看来 A.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D.中国与印度将是主导未来世界的两大关键力量 22. 1953 年 ,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 ”答案的构成为: 41%说“抑制”, 21%说“激化”。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欧走向联合是民心之所向 B.西欧联合消除了内部矛盾 C.西欧联合将 会影响国际关系 D.西欧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