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空秕粒原因及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与荚果形成关系密切。 如土壤耕作层硼和钼的含量低,种植大豆时不追肥,势必增加大豆的空秕率。 特别是重茬种植大豆,单株空秕率逐年增加。 目前还存在施肥深度浅,种肥同床、同位,肥料利用率低等现象,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 二、预防大豆空秕粒的技术措施 用高产质优、低空秕率、综合性好的良种。 如绥农 14 大豆、垦农 19、北丰 16 等。 在选用良种的同时,要合理密植,建立高光效群体,防止过密过稀,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效率。 立合理的耕作制度,避免重茬种植,可防止土壤养分失调。 轮作的大豆地块要比大豆重茬的地块空秕率减少 上。 豆花荚期需水量大,满足这一时期需要的水分是大豆高产的重要条件。 因此,应在大豆播种后,及早挖好田间排水沟,做到涝能排,旱可灌,排灌自如。 于来不及施底肥的田块,在大豆出苗后,每亩追施有机肥2000 公斤,初花期后每亩用液肥叶喷,每隔 710 天喷洒一次,可连续喷洒 34次,不仅可防止脱肥,也可增粒增重,减少空秕率。 另外,使用生化制剂,可以降低株高,增粗茎杆抗倒伏,也可以增加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 一般在初花期每亩用 15%的多效唑粉剂 40 克,加水喷施,空秕率可降低 增产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