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公司生物质热电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 别 根据本工程规模,按照 SDJ 1278,本工程属小( 1)型工程,闸门、泵房及梯级沉淀池为本工程之主要建筑物,按 4 级建筑物设计。 污物情况及水质情况 (1) (2) ( 3)渠水水质为Ⅴ类水。 12 6 主要建筑物设计 闸门 闸址的选择 闸门布置在厂区西北墙外厂区排水口上游 6 米处。 闸室的设计 闸门的设计应在 不影响两岸生产生活用水和洹南渠防洪用水的前提下,依据冷却塔实际用水情况来调度拦水, 闸门使用时应同时启闭,避免因为闸门前后因为水头压力差造成单向受力,从而对闸室稳定性产生影响。 启闭设备选用 CD11T 的电葫芦,闸门后设置检修爬梯,便于闸门使用和启闭设备维修。 闸底板根据闸门前后最大水头差而得出的渗径设计,闸室顶板采用 C25 砼预制板,屋顶铺设防水板,以免设备进水或电路短路而损坏。 泵房及沉淀池 泵房布置 泵房布置在厂区西北墙内,为保证电厂用水的保证泵机的进水管道穿过厂墙,直伸渠底,泵机可根据来水量结合电厂内的实际用水情况对洹南渠进行抽水,进水管的位置、尺寸的选择应根据 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压力管道轴线的选择等因素结合考虑,选择地形较缓、地基稳定的位置,避开滑坡和顺坡裂隙发育地段,充分注意对建筑物及 13 高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在减少明挖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高边坡问题。 (1)进水管 泵前进水管管段长 ,与泵站连接,底高程 ,管径400mm。 ( 2) 真空泵 真空泵选用型号 400ZLB55,将渠内水抽入长 10m,宽 10m,深4m 的沉淀池中。 (3)梯级沉淀池 由真空泵出来的渠水进入第一阶沉淀池设拦污栅和相应的水处理设备,进水池长 10m。 根 据前池地形条件采取侧向进水,进水池轴线与前池中心线夹角成 67176。 池深 4m,进水口拦污栅尺寸 ,栅条间距为 20cm;第二阶池长 10m,宽 10m,池深 3m,同样设拦污栅和相应的水处理设备,拦污栅尺寸 ,栅条间距为15cm;第三阶池长 5m,池宽 10m,池深 ,在埋管前设置拦污栅,拦污栅尺寸 ,栅条间距为 10cm。 埋管 埋管布置 埋管自梯级沉淀池进水口起 (桩号 0+000)至冷却塔进水前池入口(桩号 0+),全长 356m, 管首(渠 0+000)处底部高程为 , 14 至管尾(渠 0+)处底部高程为 ,管底纵坡约为 ‰。 管道全线沿厂墙内侧铺设,所经地段,自然坡度一般为 30176。 ~ 60176。 多处为粉质粘土层;地质构造较为单一。 埋管上层 填筑砂砾,回填土恢复原状路面。 埋管连接处用承接管套连接,每 10m 设置连接段,并用沥青密封止水。 15 7 水力计算 埋管水力计算 埋管按有压管流的基本公式: 流速公式: RiCV  流量公式: RiACAVQ  流量模数: RACK 满宁公式: 61Rn1C 式中: 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满宁公式确定; R—— 水力半径, m; i—— 管道纵坡; A—— 过水断面面积, m2; n—— 满宁粗糙系数,其值按 SL/T181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确定。 RiACAVQ  梯级断面: hmhbA *)(  湿周 2m1h2b  16 水力半径 /AR 则: RiACAVQ      im1h2bhmhbm1h2bhmhbn1h)mhb(2612  即: Q=f(m,n,i,b,h) 其中: Q 由水文资料确定,本工程取 21m3/s; 管道纵坡 i 根据地形条件取 ; 满宁粗糙系数 n 住铁管护面取 ; 上述流量方程中有 6 个物理量,已确定 Q、 m、 n、 I 四个,这样6 个量就仅有 2 个未知 ,一般可先确定底宽 b 或水深 h,再用试算法求剩下的那个物理量。 压力前池结构计算 计算原则 前池挡墙稳定计算根据《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第 条,采用抗剪强度公式计算沿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 PfK W 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建筑物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取 17 ∑ W—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法向分量, KN ∑ P— 作用在结构物上的全部荷载对计算滑动面的切向分量, KN 本工程 选用以下三种工况分别计算: 工况 1:电站正常运行,池内水位为正常水位作用; 工况 2:电站从满发突然甩全负荷,池内水位为最高水位作用; 工况 3:检修情况,前池完全放空。 其荷载组合表如下: 工况 荷载 自重 水压力 土压力 工况 1 √ √ √ 工况 2 √ √ √ 工况 3 √ √ 计算时取前池最高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荷载计算 (1)边墙自重 W 材料容重γ =179。 墙断面面积 S=178。 墙体自重 W。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