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xx届高三第7次月考试题理综化学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 40% ① T__高于 (2 分 )__500 ℃ (填 “高于 ”或 “低于 ”)。 ② 温度为 500 ℃ 时,该反应 10 min 时达到平衡,则此温度下,反应 Ⅰ 的平衡常数 K=__200_L2/mol2(2 分,未写单位扣 1 分,数值错误不给分 )__。 (4)某研究小组将一定量的 H2和 CO2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并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发生反应 Ⅰ 、 Ⅱ 、 Ⅲ ),测得不同温度下体系达到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 (a)及 CH3OH的产率 (b),如图所 示。 ① 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行的是__BD(2 分,少选扣 1 分,错选或多选不给分 )__(填字母 )。 A.升高温度 B.缩小容器体积 C.分离出甲醇 D.增加 CO2的浓度 ② 据图可知当温度高于 260 ℃ 后, CO 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__增大 (2 分 )__(填 “增大 ”、 “减小 ”、 “不变 ”或 “无法判断 ”)。 27. (14 分 ) 一氯化碘是一种红棕色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酸 ,能与 KI 反应生成 I2,用于测定油脂中的碘值等 (注:碘值表示有机物中不饱和程度的指标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制备一氯化碘 (沸点 101 ℃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拟利用干燥纯净的氯气与碘反应制备一氯化碘,已知碘与氯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其装置如下: ① 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A→__C→E→B→D(2 分 )__;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MnO2+ 4H+ + 2Cl- =====△ Mn2+ + Cl2↑+ 2H2O(2 分 )__。 ② B 装置烧瓶需放在冷水中,其目的是 __防止 ICl挥发 (答案合理均可 )(2 分 )__; D装置的作用是 __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 (答案合理均可 )(2 分 )__。 ③ B装置得到的液态产物进一步提纯可得到较纯净的 ICl,采取的方法是 __蒸馏 (2 分 )__。 (2)乙组同学采用最新报道制一氯化碘的方法,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粗碘和盐酸,控制温 度约 50 ℃ ,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氯酸钠溶液,生成一氯化碘,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3I2+ 6HCl+ NaClO3=====50 ℃ 6ICl+ NaCl+ 3H2O(2 分 )__。 (3)设计实验证明: ICl的氧化性比 I2强: __用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检测,试纸变蓝 (2 分 )__。 28. (15 分 )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元素之一。 由于氟的特殊化学性质,它和其他卤素在单质及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Ⅰ .化学家研究发现, SbF5能将 MnF4从离子 [MnF6]2- 的盐中反应得到, SbF5转化成稳定离子 [SbF6]- 的盐。 而 MnF4很不稳。湖南20xx届高三第7次月考试题理综化学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体长 米)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 米)。 有翅蚜能迁飞,使危害范围扩大。 大豆蚜虫危害盛期在 6 月底、7 月初。 一般 6 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危害越重。 大豆蚜一年发生 18 代。 在北方以卵在蚜腋或枝条隙缝里越冬,次年春季 4 月间平均气温约达 10,鼠李芽鲜露绿,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干母孤雌胎生繁殖 1。 5
不喜欢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弄得屋子里空气湿浊,所以今年一过完小年,他就对母亲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 ” ③天云当时正在叠纸花,她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 ” ④“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 ”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 ⑤“你是男孩子。 ”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 ”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 ” ⑥家人便纷纷笑起 来。
2、别乡、提克阿热克乡、阿克吐别克乡、城镇、牛场、羊场、综合农场、良繁场等 10个乡镇场。 据初步调查,春播大豆疫病发生面积达 325公顷。 主要发生在牛场、羊场、阿尕尔森乡、塔斯托别乡、提克阿热克乡等多个乡(场)。 复播大豆至今尚未发现。 发病品种以东北引进的品种发病重,有相文丰 47;发病较轻的品种有新大豆 1号、王中王、伊大豆 1号、石大豆 2号。 黑农 39号由于 2005年发病重
2、15 克+速乐硼 30 克兑水 15进行叶面喷肥。 三、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播期的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适期播种,保苗率 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杆粗壮。 我镇的适播期以 6 月中旬及之前为宜,亩播种 等地力亩留苗 株。 播种深度以 米为宜,确保苗壮、苗齐。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及时定苗。 3期进行中耕除草,也可用除草剂如 5%精禾草克60 毫升,兑水 30 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