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需肥规律内容摘要:

2、仅能满足苗期至分枝期大豆吸收养分的需要,特别是符合大豆生育后期需肥多的要求。 在肥沃的土壤中直接施无机氮肥,增产效果不大,甚至多施氮肥会抑制大豆根瘤的生长,降低固氮作用,反而减产。 2开花期。 需氮、磷、钾元素迅速增长。 氮、磷、钾总量的 2/3 是开花期以后吸收的。 此时期缺氮和钙则花荚脱落率增高,籽粒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可借助组织分析方法进行营养诊断:开花后期最上层长成叶的氮素含量(占干重)下为缺乏,上为过剩;磷元素含量 下为缺乏,上为过剩;钾元素含量 下为缺乏,上为过剩。 3结荚至鼓粒期。 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根吸收的无机氮、根瘤固氮、茎叶暂存的氮都运向花荚。 此期如氮、磷、钾供给不足,籽粒生产则受到严重阻碍。 从终花期以前 10 天到以后的 34 周,是肥料氮素和共生固定氮素对籽粒生产效率最高的时期。 氮素的吸收量每增加 1 克,籽粒的重量可增加 1518 克。 此时,大豆营养主要靠前期施入的基肥或花期的追肥。 鼓粒期,尤其末期,氮、磷、钾从叶和茎部分转移到籽粒中,成熟的籽粒含有所吸收的总氮量的 68%、总磷量的 73%、总钾量的 56%。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