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子的贮藏法内容摘要:

2、23 倍,对贮藏容器能产生极大的压力,所以大豆晒干以后,必须在相对湿度 70以下的条件下贮藏,否则容易超过安全水分标准。 (二)易丧失生活力大豆水分虽保持在 910的水平,如果种温达到 25时,仍很容易丧失生活力。 大豆生活力的影响因素除水分和温度外,种皮色泽也有很大的关系。 黑色大豆保持发芽力的期限较长,而黄色大豆最容易丧失生活力。 种皮色泽越深,其生活力越能保持长久,这一现象也出现在其他豆类中,其原因是由于深色种皮组织较为致密,代谢作用较为微弱的缘故。 贮藏期间的通风条件影响大豆的呼吸作用,也会间接影响生活力。 当大豆水分为 10,在 0时放出 量为 1004h),当温度升高到 24时,通风贮藏的,其 3、呼吸强度增至 10734h)(即增强 10 倍多),而不通风的仅 3844h)(还不到 4 倍)。 呼吸强度增高,放出水分和热量又进一步促进呼吸作用,很快就会导致贮藏条件的恶化而影响生活力。 根据 (1946)的研究,两个大豆品种,在高水分(大粒黄为 耳朵棕为 ,30条件下经 1 个月贮藏,大粒黄种子仅有 14的发芽率,而耳朵棕种子则完全死亡。 同样水分如在 10下贮藏 1 年,发芽率分别为 88和 76;而自然风干的种子(大粒黄水分为 耳朵棕为 10下贮藏 4 年,发芽率分别为 88和 85;低水分种子(大粒黄水分为 耳朵棕为 30条件下经 1 年贮藏,大粒黄和耳朵棕种子仍有 87和 91的发芽率 4、,同样的低水分种子在 10下贮藏 10 年,发芽率分别为 94和95。 (三)破损粒易生霉变质大豆颗粒椭圆形或接近圆形,种皮光滑,散落性较大。 此外大豆种子皮薄、粒大,干燥不当易损伤破碎。 同时种皮含有较多纤维素,对虫霉有一定抵抗力。 但大豆在田间易受虫害和早霜的影响,有时虫蚀高达 50左右。 这些虫蚀粒、冻伤粒以及机械破损粒的呼吸强度要比完整粒大得多。 受损伤的暴露面容易吸湿往往成为发生虫霉的先导,引起大量的生霉变质。 (四)导热性差大豆含油分较多,而油脂的导热率很小。 所以大豆在高温干燥或烈日曝晒的情况下,不易及时降温以至影响生活力和食用品质。 大豆贮藏期可利用这一特点以增强其稳定性,即大豆进仓时,必须干燥 6、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所以很容易酸败变质。 二、豆种子贮藏的技术要点为了保证大豆的安全贮藏,应注意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充分干燥充分干燥是大多数农作物种子安全贮藏的关键,对大豆来说,更为重要。 一般要求长期安全贮藏的大豆水分必须在 12以下,如超过 13,就有霉变的危险。 大豆干燥以带荚为宜,首先要注意适时收获,通常应等到豆叶枯黄脱落,摇动豆荚时互相碰撞发出响声时收割为宜。 收割后摊在晒场上铺晒 23d,荚壳干透有部分爆裂,再行脱粒,这样可防止种皮发生裂纹和皱缩现象。 大豆入库后,如水分过高仍须进一步曝晒,据原粮食部科学研究设计院试验:大豆经阳光曝晒对出油率并无影响,但阳光过分强烈,易使子叶变成 7、深黄脱皮甚至发生横断等现象。 在曝晒过程中,以不超过 4446为宜,而在较低温度下晾晒,更为安全稳妥;晒干以后,应先摊开冷却,再分批入库。 (二)低温密闭大豆由于导热性不良,在高温情况下又易引起红变,所以应该采取低温密闭的贮藏方法。 一般可趁寒冬季节,将大豆转仓或出仓冷冻,使种温充分下降后,再进仓密闭贮藏,最好表面加一层压盖物。 加覆盖的和未加覆盖的相对比,在种子堆表层的水分要低,种温也低,并且保持原有的正常色泽和优良品质。 有条件的地方将种子存人低温库、准低温库、地下库等效果更佳,但地下库一定要做好防潮去湿工作。 贮藏大豆对低温的敏感程度较差,因此很少发生低温冻害。 (三)及时倒仓过风散湿新收获的大豆正值秋末冬初季节,气温逐步下降,大豆入库后,还需进行后熟作用,放出大量的湿热,如不及时散发,就会引起发热霉变。 为了达到长期安全贮藏的要求,大豆入库 34 周左右,应及时进行倒仓过风散湿,并结合过筛除杂,以防止出汗发热、霉变、红变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根据实践经验,大豆在贮藏过程中,进行适当通风很有必要。 贮藏在缸坛中的大豆,由于长期密闭,其发芽率还比仓库内贮藏的为差。 适当通风不仅可以保持大豆的发芽率,还能起到散湿作用,使大豆水分下降;因大豆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其平衡水分较一般种子为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