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集团)开发有限公司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土方量,项目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和节约用地效果。 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及规划方案:该项目征地范围位于陡箐乡陡箐村北侧的荒土块段,不涉及征地拆迁和安置问题,经咨询市政规划设计部门所征用地区域内无国家铁路、公路及省市重大建设项目。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项目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 项目建设地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乡陡箐村 水城县位于贵州省西部,与云南省宣威市接壤,地处中国凉都、江南煤海 六盘水市 腹地,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省宣威市,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县毗邻。 水城幅员面积 3594平方公里,下辖 32个乡 1镇,总人口 82 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 43%。 水城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清雍正十一年设水城厅,城垣环水,故名水城。 民国 2年改为水城县, 1949年和平解放后建立县人民政府,政府机关长期与六盘水市机关同驻黄土坡,经民政部批准,县政府机关 20xx年迁至滥坝镇双水。 双水新区已发展成一座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水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215摄氏度,降雨量 1100毫米。 夏季尤其凉爽,适宜消夏避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种类 31种。 煤炭探明储量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51亿吨,可开采量 45亿吨,大都处于正待开发阶段,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发展势头强劲。 20xx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6 亿元,财政总收入 17亿元。 陡箐乡位于水城县东南部,距市中心区 38公里、县城 23公里,东邻六枝特区接壤。 全乡辖 9个行政村, 100个村民组,共 5485户, 24622人。 居住有苗、彝、布依等多种少数 民族,苗家刺绣、农民画富有生活气息,民族民风古朴。 全乡国土面积 ,耕地面积 17295亩,人均 亩。 共有通村公路 9 条,中学 1 所,完小 14所,煤矿 5对,地面企业 13家。 20xx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 4183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 ,人均纯收入 2710元,人均占有粮 425公斤。 株六复线、贵烟公路横穿境内,交通方便,通讯网络覆盖全乡。 项目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 1】 废气排放 ( A)适用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 B)适用级别:二级 ( C)废气排放一览表 废气产生数量 /小时,排放数量 /小时。 其中有害成分: 名 称 产生浓度 排放浓度 允排浓度 产生速率 排放高度 排放速率 允排速率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mg/立方米 mg/立方米 mg/立方米 kg/h m kg/h kg/h 二氧化硫 960 20 氮氧化物 20 ( D)废气治理措施 煤机制造废气量不大,无有毒有害气体长生,采用自然排放的方法。 【 2】 废水排放 ( A)适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B)适用级别:三级 ( C)废水排放一览表 废水产生数量 30立方 米 /天,排放数量 20立方米 /小时。 项目废水为清洗废水、新增员工的生活污水,其中有害成分: 名称 类别 产生浓度 排放浓度 允排浓度 本行业单位产品最高允许排量 mg/L mg/L mg/L 产品单位(吨) 酸碱值 2 10 69 10 ( D)废水污染治理方法 在项目建设同时建设 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凡有毒、有害污水的输送管道、明渠以及浓缩池、贮存池等均有防止渗漏措施,以免污染地下水。 含有致病菌的污水,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 杜绝渗坑、渗井、漫流等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 3】 固体废弃物 ( A)适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B)固体废弃物排放一览表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废弃物名称 计量单位 日产生量 日利用量 日废弃量 危害特性 存放方式放防护措施 废渣 吨 3 无 露天 生活垃圾 吨 无 集中堆放 【 4】 噪声 ( A)适用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xx》 ( B)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二级 ( C)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昼间 65 db(A),夜间 : 55 db(A)。 ( D)噪声治理措施 机械制造机床噪声较小,采用 隔音、减震,噪声经过车间隔声和距离衰减措施,厂界噪声可达到二级标准。 项目对特殊环境的影响 项目所在地无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地下文物与矿床、通航及军事设施等,对防洪排涝系统没影响。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所采用的标准 ( 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 2)《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J16083) (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 1997 年版 )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 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 7)《建材企业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设计规定》 (JCJ1097) 岗位操作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配发劳保防护用品。 各传动设备均设置安全防护罩,车间排水沟应设盖板,平台地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扶梯、扶手等,地下坑道及隐蔽处设有明显樗并安全照明装置。 电气设备均采用接零保护,并备有 36伏的检修安全电源,对高低压供电设备按操作运行 规范采用相应防护措施。 所有设备均有专人管理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相应的技能培训。 生产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绿化厂区环境是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降低口音的有效措施,因此应在厂区和车间周围进行大面积绿化。 消防 指导原则 遵从‚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在总图、建筑、热工、给排水等有关专业和项目实施中,予以考虑并贯彻实施。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依据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生产线防火基本情况 生产线无易燃 物 ,不需设专门的消防系统。 4 总图部分 总图平面布置做了如下考虑 A 各建筑物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B 各建筑物之间均有道路沟通 C 厂区和生产区设地下消火栓 其他消防部门 室外消防 消防加压利用增压泵。 消防水源利用厂内建设的蓄水池。 室内消防 根据建筑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丁、戊类厂房可不设室内消防。 该项目生产车间建筑属于此类范围,根据工艺要求,车间内可不设消火栓。 8 其他消防 在配电室、电控室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室外内设置干粉灭火器。 项目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投资与评价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项目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投资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项目厂址选择合理,生产工艺、设备先进,采取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和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措施后,可以做到‚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不会给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的相关规定。 经济影响分析 经济分析 本项目,非资源开发、非公共产品、不具垄断性,外部效果不显著,不受 行政干预,不涉及国家经济安全。 财务价格能真实反映项目产出的经济价值,财务成本能包含项目对资源的全部消耗,财务效益能包含项目产出的全部经济效果。 财务现金流量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其经济价值。 本项目不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行业影响分析 国家要求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本将大力带动行业发展 ,对于当地行业带来良好影响。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1) 改变所在区域的功能与发展条件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供应条件首先得到发展,其他有利于投资建设的环境条件也会相应 而生。 (2) 改变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 在原来比较薄弱区域建立起全新的经济结构,迅速推进地方经济的成长与进步。 从而改变原有产业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3) 促进区域产业循环的形成 由于投资大、产出多、占地广、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很容易形成所在区域的核心产业,并可能围绕核心产业出现一系列辅助性产业,或者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产业集聚,推动所在区域的整体发展。 (4) 对所在区域的负面影响 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人与环境关系紧张、冲击区域经济、削弱地方原有优势等。 这些 影响有些是直接立即表现出来,有些则是间接的,而且缓慢地表现出来。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1) 改善区域原来产业结构,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a) 项目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 万元(以第 5年为例)。 其中: 1 劳动者报酬 万元, = +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工资总额 万元,含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 .补贴 .年终加薪 .加班计件工资等。 其他报酬 万元,按工资总额依法提取的比例 %。 2 生产税净额 万元, = + + +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含营业税、消费税、城维税、教育附加。 增值税 万元,包括出口抵退税和购置设备抵扣的实际缴纳增值税。 其他税费 万元,经营成本或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各种上缴政府的税费之和。 生产补贴 () 万元,包括税后给予的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 3 固定资产折旧 万元,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摊销。 4 营业盈余 万元, = + 营业利润 万元,营业利润不包括补贴收入和其他收入 (b) 项目引起的间接投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页 煤矿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项目建成后,一系列辅助性产业及形成的地方产 业集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达到 10000万元,形成间接就业人员 5000人,按可比口径年可增加固定资产折旧 1000万元,劳动者报酬 21487万元,生产税净额931万元,营业盈余 2756 万元,合计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26175 万元。 (2) 增加劳动就业,改变就业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促进劳动力素质提升; 项目(包括相关项目)新增总就业人数 5400 人,项目总投资(包括间接投资) 万元。 单位投资就业效果 人 /万元,直接就业效果 人 /万元,间接就业效果 人 /万元。 (3) 新兴基础设施推进国家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 (4) 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成果加快技术进步并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