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 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 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 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 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 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 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 呀。 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 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 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 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第一段中说“好些年轻人来店里 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梁,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工,就打道去了镇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而是一味追求时髦、崇洋媚外的不满。 B.“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等语言反映出何爹思想意识中也有着落后,守旧的一面,使这个有着精湛技艺的剃头匠形象更加鲜活和丰满。 C.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奇的青龙偃月刀法。 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侈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 D.在小说最后一部 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出何爹剃头技艺的高超。 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 ( 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 6分) ( 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 ?( 6分) ( 4)怎样看待何爹“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的这种坚持 ?面对传统技艺的衰落,你对当今逐渐失势的传统文化有何思考 ?( 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完成( 1)~( 4)题。 ( 25分)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 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 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 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 100余种 3000余万字。 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进入 20世纪 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 平统一。 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 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 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1988年 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 9月 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 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 两岸破冰第一”。 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 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 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 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 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 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 ”话音 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 1988年 9月 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 50年的国民党党籍。 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 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 10月 18 日凯旋返台。 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 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 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 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 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 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 1990年 5月 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 80寿辰演讲会,时年 91岁的陈立夫面 对上 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 19102020)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 生平著作等身,达 100多种 3000余万字。 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 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