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栽黑木耳烂棒原因及对应措施内容摘要:

2、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养菌期间温度过高,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表现吐黄水现象。 出现吐黄水的栽培袋,袋内菌丝被粘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菌丝逐渐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其他杂菌趁机感染,造成烂棒。 二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 20,菌丝生理活性低,发菌缓慢,不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 13 养菌期间管理不当。 春栽发菌前期黑木耳菌棒所处的室温较低,引起个别接种穴菌丝死亡,感染杂菌;发菌期间,气温又渐渐升高,加上菌丝体呼吸作用放出热量,当气温超过 25时,没有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发生烧堆现象;另外发菌期间通风不良,致 3、使菌丝活力下降,引起杂菌感染。 14 排场时间不当。 在春栽试验中,有的菇农排场时间过晚,致使菌种老化,而排场时又遇见高温,导致菌棒腐烂。 15 耳场未清理干净。 生产中使用旧耳场,在采耳过程中培养基、子实体及已受感染的塑料袋及其它污染物未清理干净,耳场未经过消毒,成了杂菌繁殖的培养基,引起菌棒腐烂,造成经济损失。 16 出耳期间水分管理不当。 在木耳原基形成期,浇水过早,水进人划口内,造成感染。 17 采耳过晚。 黑木耳子实体营养丰富且又是胶质状,采收不及时,子实体老化变薄,失去弹性,不但质量差,而且极易产生霉菌,造成流耳、烂耳现象。 18 原料使用不当。 如该乡一部分菇农使用了白王牌熟石膏,而使用过该产品的, 4、全部菌棒在通气时就出现软化,排场后就出现烂棒。 2、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21 选好菌种。 选择菌龄在 3545 天,发菌良好、菌丝洁白、生长粗壮、抗杂性强、产量高、耳片大、肥厚、颜色探的新科黑木耳菌种。 22 科学安排栽培季节。 黑木耳栽培分春栽和秋栽,实践证明:秋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 8 月一 9 月,当气温低于 30时接种,春栽接种期一般安排在 1 月份左右。 23 适温养菌。 黑木耳菌丝在发菌阶段需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发菌温度在 536之间,最适温度为 2428,秋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前期和春栽黑木耳在发菌的后期,当气温起过 25时,每天至少应给培养室通风 23 次,且晴天通风须在早晚进行。 另外春栽黑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