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内容摘要:
2、的粳稻品种基本不抗条纹叶枯病、籼稻品种不抗黑条矮缩病,在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带毒灰飞虱,且有局部虫量较高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充分认识水稻病毒病危害的严重性、防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水稻病毒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控制措施,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二、立足预防为主,落实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毒病重在预防。 各地要按照“切断毒链、治虱防病、综合治理”的策略,抓住水稻秧田期和本田期灰飞虱传毒的关键环节,狠治灰飞虱,控制病害流行。 (一)加强苗床和播栽期管理。 “二病”可能重发地区,在水稻播栽期上应提倡同期播种、适当推迟,避免零星田块早播。 条纹叶枯病重发区应推广机插秧和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技术 3、,在适宜播期内,适度推迟播栽期,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期。 今年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预计在 5 月中旬至下旬,直播单季晚稻播种期宜掌握在 6 月上旬。 秧田要远离麦田和上年发病重的冬闲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控氮、稳磷、增钾,防止水稻秧苗过嫩过绿,诱发灰飞虱集中传毒危害。 (二)防治秧田和本田前期灰飞虱。 采取“治越冬虫源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办法,防止灰飞虱传毒。 1抓好麦田和冬闲田一代灰飞虱防治。 对灰飞虱虫量较大冬闲田,结合化学除草,通过添加毒死蜱杀虫剂防治;对灰飞虱虫量较大麦田在后期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 2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 结合水稻种传病害防治,大力推广高含量吡虫啉、氟虫腈(锐劲特)或丁硫克百威拌种药剂浸(拌)种,控制秧苗早期灰飞虱传毒。 3狠治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 选择持效性较好的氟虫腈、吡蚜酮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敌敌畏等结合使用。 移栽前 2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 4适期防治本田前期灰飞虱。 直播稻田灰飞虱防治于播种后 7(秧苗露青)用药。 移栽稻本田期用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根据水稻品种抗病性、带毒虫量确定,如虫量大、品种高度感病,应缩短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 在治虱防病时,选用菌克毒克等病毒钝化剂预防 1,可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 要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产生。 专利查询。单季晚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相关推荐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21.此时丙地 A.可能受暖锋影响 B.可能受冷锋影响 C.出现晴朗天气 D.出现沙暴天气 读 “甲、乙分别为德国、法国 2020~2020年间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 ”,回答 22~ 23 题 : 22.关于两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中 A.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B.核能能量来自太阳能 C.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2、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用种衣剂包衣;2、播种: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 1000 公斤,随种施口肥磷酸二铵 10 公斤,硫酸钾 10 公斤,硫酸铵 15 公斤。 条播、穴播均可,播种量每亩 8斤。 行距 30 厘米,播深 2米,播后镇压或踩格子;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 斤,农思它 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
2、、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 要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 单季杂交晚稻一般亩需氮肥总量 60 担标准肥(即碳铵 90 公斤或尿素 35 公斤左右),过磷酸钙 30 公斤,氯化钾 10 公斤。 杂交稻对钾肥敏感,施用钾肥后,能促进茎杆维管束的发育,使茎杆叶片粗壮老健,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能力,达到健身栽培的作用。 农家有机肥不仅养分全面,肥效长,而且具有改良土壤的独特功能,必须配合施用。
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 17 世纪,英国 “ 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 “ 抢占了先机 ” 和 “ 傲视全球 ” 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m/ s2)( ) A. 30 N B. 18 N C. 0 D. 12 N 【答案】 D 【解析】 释放 B之前,物体 A保持静止状态, 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平衡 AF m g 20N 释放 B瞬间,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B A Bm m g F m m a ( ) ( ) 解得: 2a 6m/s , 对物体 B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BBm g N m a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