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内容摘要:

2、的粳稻品种基本不抗条纹叶枯病、籼稻品种不抗黑条矮缩病,在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发生地区仍存在一定的带毒灰飞虱,且有局部虫量较高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充分认识水稻病毒病危害的严重性、防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水稻病毒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全面落实控制措施,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二、立足预防为主,落实综合防治技术水稻病毒病重在预防。 各地要按照“切断毒链、治虱防病、综合治理”的策略,抓住水稻秧田期和本田期灰飞虱传毒的关键环节,狠治灰飞虱,控制病害流行。 (一)加强苗床和播栽期管理。 “二病”可能重发地区,在水稻播栽期上应提倡同期播种、适当推迟,避免零星田块早播。 条纹叶枯病重发区应推广机插秧和直播稻等轻型栽培技术 3、,在适宜播期内,适度推迟播栽期,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传毒高峰期。 今年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预计在 5 月中旬至下旬,直播单季晚稻播种期宜掌握在 6 月上旬。 秧田要远离麦田和上年发病重的冬闲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控氮、稳磷、增钾,防止水稻秧苗过嫩过绿,诱发灰飞虱集中传毒危害。 (二)防治秧田和本田前期灰飞虱。 采取“治越冬虫源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办法,防止灰飞虱传毒。 1抓好麦田和冬闲田一代灰飞虱防治。 对灰飞虱虫量较大冬闲田,结合化学除草,通过添加毒死蜱杀虫剂防治;对灰飞虱虫量较大麦田在后期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 2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 结合水稻种传病害防治,大力推广高含量吡虫啉、氟虫腈(锐劲特)或丁硫克百威拌种药剂浸(拌)种,控制秧苗早期灰飞虱传毒。 3狠治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 选择持效性较好的氟虫腈、吡蚜酮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敌敌畏等结合使用。 移栽前 2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 4适期防治本田前期灰飞虱。 直播稻田灰飞虱防治于播种后 7(秧苗露青)用药。 移栽稻本田期用药间隔期与防治次数,根据水稻品种抗病性、带毒虫量确定,如虫量大、品种高度感病,应缩短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 在治虱防病时,选用菌克毒克等病毒钝化剂预防 1,可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 要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产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