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对水稻产量构成的作用如何内容摘要:

、钾对水稻产量构成的作用如何 氮、磷、钾对水稻产量形成的作用各不相同,以氮素的影响最大。 氮素对水稻产量构成影响最大的是穗数,同时也影响每穗粒数。 但过多的氮素除会引起倒伏、减产外,还会使瘪谷率增加,但其对粒重影响较小。 氮素还对稻米品质有影响,能提高蛋白质含量。 磷是组成植物细胞核酸的主要成分,它能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水稻发根分蘖,还能促进氮肥的吸收,在水稻抽穗后,茎叶中的磷可以转移到穗中,磷是水稻体内最易转移和多次利用的一种营养元素,多半在水稻生长初期吸收,但后期大多转移到谷粒中,对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而稻苗对磷的需要相当迫切,即使在根系未充分发达时也要求有一定数量磷。 磷主要影响水稻分蘖数,也影响千粒重和稻米的品质。 钾对分蘖数的影响很小,除非在极端缺钾的情况下,才影响分蘖。 钾对每穗小穗数和结实率有明显的正效应,分蘖期适当的氮、钾平衡对小穗形成和结实率均有良好影响。 钾肥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运输,并促进氮的吸收,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 更重要的是钾肥能促进茎秆生长粗壮、坚韧,增强抗倒和抗病能力,使籽粒结实饱满。 由于钾有助于剑叶维持较长的生理活性,为了达到高产,钾的吸收持续到灌浆成熟后期是很重要的,不过钾肥太多会对米质产生不利影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