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鳖-鳅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内容摘要:

1、鳖鳅生态农业工程技术 离污染源,空气好;稻田田埂高、厚而紧实,土质较黏,土壤肥力较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稻田;灌排条件好,水源较充足,水质清新。 宽 1 米、深 ,沿田埂围防逃塑料布(地上高 4050 厘米,地下埋深 2030 厘米),进排水口设双层防逃拦网。 蟹,泥鳅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蟹种、鳅种要求优质,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扣蟹 160 只/公斤,鳅种 130 条/公斤。 鳅种放养密度每亩抛秧(或插秧)穴,常规稻每穴 34 株,杂交稻每穴 12 株。 放扣蟹 450 只,鳅种 300340 条。 种放养方法水稻抛秧 30 天后(抛秧前 2、不用除草剂封闭的稻田 15 天后)分别将扣蟹、鳅种沿环形沟放入稻田,放前分别用 3%4%食盐水溶液浸洗5 分钟。 秧时田间保持水层 5 厘米,抛秧后至分蘖期保持水层 710 厘米,分蘖后至成熟前根据稻株高度控制每次灌水深度在 1020 厘米,水稻成熟后排水落干。 扣蟹、鳅种放入前换 2 次新水,放后每隔 35 天换 1 次新水,每次换水量为田间水体总量的 1/31/2。 机肥与无棚巴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追肥要“少吃、多餐”。 氮磷钾一般为 1亩纯氮(N)一般不超过 15 公斤,硫酸锌 12 公斤。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提倡用栽培措施、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生态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水稻抛秧前用 3、低毒、高效、无残留除草剂封闭(河蟹在稻田摄食杂草,年年推广稻一蟹一泥鳅生态农业的稻田抛秧前勿需用除草剂封闭),抛秧后不使用化学药剂。 必须使用农药时,要选用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农药,采用叶面喷施方法,严禁使用有机磷农药。 天沿环沟分堆投喂 1 次饵料,投喂量按河蟹体重的 5%8%(随河蟹体重增加而增加)。 动、植物性两种饵科搭配,植物性饵料有豆饼(粕)、花生饼(粕)、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及各种水草,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螺蛳、河蚌等。 配合饵料按河蟹营养生长需要。 鳅捕捞水稻成熟后,要求无公害水稻与普通水稻分收、分脱,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及混存;9 月上旬用泥鳅篓捕捞泥鳅;9 月 10 日后,采用流水捕捞法、灯光诱捕法、丝网捕捉法捕捞河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