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栽培草菇新法简介内容摘要:
1、用稻草栽培草菇的传统方法是用手将草扭成半个“8”字形的草把,这样操作既费工,又费时,劳动强度也很大,很难使草菇形成规模生产。 笔者在用稻草种草菇时,总结出一种简易的栽培方法,现简介如下:一、栽培季节。 草菇为典型的高温型品种,6 月中旬至 9月上旬为最适栽培季节。 二、原料处理。 将新鲜无霉变的稻草曝晒 2天,用 3%石灰水(料灰比)将草反复淋透湿,然后卷成每捆重 5公斤左右的草捆,用草绳捆扎三道后建堆发酵 4间翻堆两次。 培养料。 三、配制营养土。 取菜园土或树林内腐殖土 80%,麦麸或米糠 10%,石膏粉 2%,过磷酸钙 1%,草木灰或煤渣灰 5%,石灰粉 2%。 将原料混匀,用 1:500倍多菌灵和1 2、:1000倍敌敌畏溶液喷洒消毒灭菌杀虫,再用 的石灰水将料调至手握成团,触地即散的状态,上堆覆膜 4、场地整理。 栽培场地可选择有一定遮阳度的树林、果园或空余房屋内。 菌床按 1米宽做畦,挖松整碎,捡出杂草、树根、石块等杂物,喷洒 1:500倍多菌灵、1:800倍敌敌畏灭菌杀虫,撒上少量石灰粉与土拌匀后用水淋透湿备用。 五、铺料播种。 将发酵后的草捆(含水量为 65%)单层横向紧密摆放在畦床上,在草捆缝隙中播上菌种,再在料表面撒播少量菌种,用种量 12%然后覆盖 3上竹弓,盖薄膜草帘,控温保湿发菌。 六、管理与采收。 播种 3天后每天通风 1温控制在 35左右,覆土含水量 18%左右。 播种 71可大量采菇。 出菇期上午 10时草菇色泽由深转浅,菌盖未开伞时采收。 用 3个手指头捏紧菌盖左右旋转,轻轻摘下,避免损伤菌丝。 专利查询。稻草栽培草菇新法简介
相关推荐
1、鳖鳅生态农业工程技术 离污染源,空气好;稻田田埂高、厚而紧实,土质较黏,土壤肥力较高,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稻田;灌排条件好,水源较充足,水质清新。 宽 1 米、深 ,沿田埂围防逃塑料布(地上高 4050 厘米,地下埋深 2030 厘米),进排水口设双层防逃拦网。 蟹,泥鳅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蟹种、鳅种要求优质,体质健壮,规格整齐
2、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 该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 2 年。 随着该病的连年发生,病田种子带菌量逐年增加。 当播后温度达1020时,病菌孢子迅速萌发侵染,导致苗期发病,幼苗受害程度随种子带菌量增加而加重。 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肥水不足抗病力下降、氮肥过量及播种过早或过深等都使该病加重。 今年秋季温度一直偏高,土壤及种子病菌数量增大,这是造成今年小麦秋季发病的主要原因。
2、病菇观察,其组织内部呈黄褐色、干燥、松散,但菇体不腐烂、无臭味。 该病病原菌为轮枝霉。 软腐病又称霜霉病、湿腐病等。 菇床被病菌灰白色菌丝覆盖后,变为暗灰绿色或暗褐色,食用菌菌丝因缺乏氧气和受病菌分泌物毒害而失去活力,此后很难出菇;病菇从基部发病,并向上伸延至菌盖,菌盖初期出现淡褐色大小不一的水渍状病斑,继之即被病菌所覆盖,继尔腐烂,手触即倒。 该病病原菌为树状葡枝霉。 锈斑病又称斑点病。
,到 1952 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 (2)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 (3)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高所得税起征点。 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度难关。 调整产销关系
温度 /℃ 84 88 96 98 98 98 98 第三次数据没 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右图乙所示。 该 读 数 为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 是 ℃。 若在水在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则沸腾现象 (填“会”或“不会”)停止。 ( 3)某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
1、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播种水稻收获前 30 天停止灌水,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 1m 以下,收获水稻时达到地表干裂,以利于机械进地作业。 收割时将稻草粉碎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 15稻草翻人土中,然后耙细整平。 稻茬独杆麦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 22。 该技术种植以穗多、靠主茎蘖成穗而夺取高产,因此播种量要大,且要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播直播匀、到头到边、行间下种量均匀、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