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xx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5月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到 1952 年底结束,主要包括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 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扩大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 (2)对私营工业进一步发放贷款; (3)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提高所得税起征点。 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资方要确认工人的民主权利,积极改善经营管理;劳方为维持市场,可暂时降低工资福利,轮流歇工,共度难关。 调整产销关系,逐步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根据统筹兼顾的方针,通过调 整,实现产销平衡。 一一摘编自靳德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和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对待资本主义工业的政策有何异同。 (14 分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11 分 ) 41. (12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晚清驻外使节有关近代世界政体大略的综述: 地球万国内治 之法,不外三端:有君主之园,有民主之国,有君民共主之国。 今日之德、日皆君主之国也,与中国无异。 美、法,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总统)无权焉。 英国,君民共主之国也,大约民权十之七八,君权十之二三。 民主之国,其法合于孟子“民为贵”之说;然其弊在朋党角立,互为争胜,甚且各挟私见而不问国事之损益,则权不一而志不齐矣。 君主之国,主权甚重,操纵伸缩,择利而行;然其弊在上重下轻,或役民如牛马,俾无安乐自得之趣,如俄国政俗是也。 惟君民共主,无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为斟酌得中。 —— 摘编自《薛福成( 1838 年 1894 年)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晚清驻外使节对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认识找出其中三个不当之处,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说明。 (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明。 ) 请考生在 第 4 45两道历史题 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26年,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市 联席会议作出关于“减轻佃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决定,史称“二五”减租。 1927 年 6 月 17,浙江省政府首先响应国民政府号召通过了减轻佃农租额 25%的决议,同年 11 月,又公布了《本年佃农交租实施条例》,规定“正产物全收 50%为最高租额,佃农依最高租额减 25%交租”。 1928 年 7月,省党政联席会议通过了《十七年佃农交租章程》及《佃业理事局暂行章程》来督促和落实减租政策。 有研究认为浙江的减租分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1927 年为发动时期,因农民对于减租多未明了,主持减租机关亦未普遍设立,只有一部分县份实行减租; 1928 年为极盛时期,减租普遍推行,而佃业纠纷亦多; 1929年至 1931年为衰退时期,由于政府作出停止减租的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