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冬小麦独杆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1、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播种水稻收获前 30 天停止灌水,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 1m 以下,收获水稻时达到地表干裂,以利于机械进地作业。 收割时将稻草粉碎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 15稻草翻人土中,然后耙细整平。 稻茬独杆麦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 22。 该技术种植以穗多、靠主茎蘖成穗而夺取高产,因此播种量要大,且要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播直播匀、到头到边、行间下种量均匀、播深 2子全部覆盖人土,及时镇压,以防透风影响出苗。 播后灌水做到速灌速排,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喷灌,防止发生渍害影响出苗。 (二)品种与基本苗稻茬冬小麦独杆栽培要根据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播期晚的特点,选择耐湿性好、半冬性 2、或弱春性、主茎优势强,春季茎蘖两极分化快的品种。 基本苗根据品种特性而定。 该技术栽培只有主茎蘖成穗、穗粒数要比正常少 34 粒,千粒重低 1划亩成穗数要比正常的高产地块高10,根据品种高产所需亩穗数来确定基本苗。 (三)肥水运筹稻草粉碎直接还田。 因秸秆的腐解要消耗土壤中的氮,故底肥要适当增加氮肥。 一般亩施底氮月巴 2528月巴 6065月巴 15月巴 1月巴 05穗前 10 天重施拔节孕穗肥,亩施氮肥352 月上旬浇好越冬水沉实土壤,防止发生冻害。 年后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形成和基部节间伸长,增强抗倒伏能力,促进发育进程。 如遇降雨要采取化控技术,喷施多效唑、化控 2 号等。 追施拔节孕穗肥后要及时浇水,促进茎蘖两极分化,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 后期视情浇灌浆水,以提高粒重。 在整个小麦生育期要把地下水位控制在 1m 以下。 浇水做到速灌速排,特别是苗期和灌浆后期一定要把水位控制好,防止发生渍涝,影响根系活力。 (四)病虫草害防治稻茬麦由于播种期晚,起身拔节期前一般病虫害较轻,不需防治;拔节后田间群体大、地下水位高、湿度大、要注意抓好后期常规性预防和防治。 在禾本科杂草较多的地块,可于 3 月上中旬,每亩喷施 69的骠马7080时可加入巨星等防治双子叶杂草。 后期喷药防病虫可加入叶面肥,预防早衰,提高粒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