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防治技术要领内容摘要:
治适期 9 月 10 日前后对达标田块立即进行防治,一周后视虫情及时补治。 防治重点区域沿淮稻区和江淮稻区的迟熟单季稻,沿江稻区的双季晚稻和单晚稻。 防治指标百丛稻飞虱低龄若虫 1000 头以上。 防治技术有水田块,防治初孵若虫,亩用 25%扑虱灵 80 克40%毒死蜱 100 毫升(或 48%乐斯本 80 毫升);防治中、高龄若虫,亩用 40%毒死蜱 120 毫升(或48%乐斯本 100 毫升)丝润 1520 克。 施药时要对足水量,迟熟单季籼稻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不少于 60 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 30 公斤;迟熟单季粳稻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不少于 40 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 15 公斤,喷雾于水稻中下部,施药后田间保持寸深浅水层 35 天。 无水田块,亩用 80%敌敌畏 300 毫升,拌干湿细砂(土)1520 公斤,于晴天中午12 时至 14 时撒施。 专利查询。稻飞虱防治技术要领
相关推荐
1、要栽培技术如下:(一)整地播种水稻收获前 30 天停止灌水,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 1m 以下,收获水稻时达到地表干裂,以利于机械进地作业。 收割时将稻草粉碎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 15稻草翻人土中,然后耙细整平。 稻茬独杆麦适宜播种期为 10 月 22。 该技术种植以穗多、靠主茎蘖成穗而夺取高产,因此播种量要大,且要一播全苗,播种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到播直播匀、到头到边、行间下种量均匀、播深
温度 /℃ 84 88 96 98 98 98 98 第三次数据没 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右图乙所示。 该 读 数 为 ℃。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 是 ℃。 若在水在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则沸腾现象 (填“会”或“不会”)停止。 ( 3)某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
1、稻秆均匀平铺田内,不进行翻耕,只进行化学除草,就可播种小麦的简易种植方式。 该技术经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潜心试验研究于 2000 年 5 月取得成功。 稻秆还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撒播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报道。 试验研究表明,该综合配套技术不仅能增收、节资与增效,而且社会经济效益生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999 年试验
飞虱的防治不能搞一刀切。 穗期常规稻百丛虫量 10001500 头,杂交稻百丛虫量 15002000 头。 选择对路药剂,科学防治。 卵孵盛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 克对水4560 公斤喷雾;低龄若虫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5%锐劲特 50 毫升,或 40%毒死蜱(48%乐斯本)100120 毫升对水 4560 公斤喷雾;田间虫卵量复杂,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