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防治技术要领内容摘要:

治适期 9 月 10 日前后对达标田块立即进行防治,一周后视虫情及时补治。 防治重点区域沿淮稻区和江淮稻区的迟熟单季稻,沿江稻区的双季晚稻和单晚稻。 防治指标百丛稻飞虱低龄若虫 1000 头以上。 防治技术有水田块,防治初孵若虫,亩用 25%扑虱灵 80 克40%毒死蜱 100 毫升(或 48%乐斯本 80 毫升);防治中、高龄若虫,亩用 40%毒死蜱 120 毫升(或48%乐斯本 100 毫升)丝润 1520 克。 施药时要对足水量,迟熟单季籼稻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不少于 60 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 30 公斤;迟熟单季粳稻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不少于 40 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 15 公斤,喷雾于水稻中下部,施药后田间保持寸深浅水层 35 天。 无水田块,亩用 80%敌敌畏 300 毫升,拌干湿细砂(土)1520 公斤,于晴天中午12 时至 14 时撒施。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