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怎样防治效果好内容摘要:
飞虱的防治不能搞一刀切。 穗期常规稻百丛虫量 10001500 头,杂交稻百丛虫量 15002000 头。 选择对路药剂,科学防治。 卵孵盛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 克对水4560 公斤喷雾;低龄若虫期防治,每亩可选用 5%锐劲特 50 毫升,或 40%毒死蜱(48%乐斯本)100120 毫升对水 4560 公斤喷雾;田间虫卵量复杂,每亩可选用 25%扑虱灵 80 克+40%毒死蜱(48%乐斯本)100120 毫升对水 4560 公斤喷雾;无水田块每亩可选用 80%敌敌畏 300 毫升拌毒土 1520 公斤撒施。 稻田不得使用菊酯类农药和高毒有机磷农药,慎用三唑磷,以防止刺激褐飞虱产卵增殖。 掌握施药技术,努力提高防治效果。 每亩用水量手动喷雾器不少于 40 公斤,机动喷雾器不少于 15 公斤;施药时对准稻株基部;施药后田间保持一寸深水层 5天以上。 要在下午 4 时以后或早上 9 时以前施药;使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要赶在中午撒施,以提高防效。 专利查询。稻飞虱怎样防治效果好
相关推荐
1、稻秆均匀平铺田内,不进行翻耕,只进行化学除草,就可播种小麦的简易种植方式。 该技术经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潜心试验研究于 2000 年 5 月取得成功。 稻秆还田免耕种植小麦技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撒播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正式报道。 试验研究表明,该综合配套技术不仅能增收、节资与增效,而且社会经济效益生生态效益极为显著。 1999 年试验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分析】 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 【解答】 解: A、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 A 错误; B、由 B 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 +乙 =丙, 丙一定是化合物
B.若将 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 pH 变化最大的是 ② C.若分别加入 25 mL mol/L盐酸后, pH 最大的是 ① D.若 3种溶液的 pH均为 9,则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 ③ > ① > ② 15.铍 (Be)与铝的性质相似,已知反应 BeCl2+ Na2BeO2+ 2H2O===2NaCl+ 2Be(OH)2↓ 能进行完全。 据此作出的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时,
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 ①Na 2CO3 ②BaCl 2 ③NaOH ④HCl。 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①④ 1等质量的 CH4和 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17: 16 17: 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17: 12 17: 12 ,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 +和 L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