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施钾肥有讲究内容摘要:

1、着水稻产量的不断提高,氮、磷肥的用量不断增加,对钾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多,稻田施用钾肥已为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接受。 钾素充足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植株抗性,还能增强水稻根的呼吸,促进对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水稻粒大饱满,高产稳产,但施用钾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正确掌握基追肥的比例 长期以来,有的农户多把钾肥作追肥撒施于田面,虽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肥效不高。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采用钾肥作水稻基肥和早期追肥增产效果更明显。 水稻对钾肥的吸收量,以分蘖至拔节期最多,占总需要量的 60%,作基肥和早期追肥,对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前分蘖、增粒增重效果显著,而后期追肥,增产效果差。 一般应以 2、钾肥施用量的 2/3 作基肥,1/3作早期追肥比较合适,追肥应于水稻分蘖高峰前期施用。 据试验,同量钾肥,全部作基肥施用的,比未施钾肥的增产 全部作追肥的仅增产 而基肥、追肥各半,且追肥于分蘖期一次施入的增产幅度最大,高达 最高可达 20%左右。 每公斤钾肥(氯化钾)可增产稻谷 36 公斤。 正确掌握施用量 一般来讲,杂交稻需钾较多,常规稻需钾较少;晚稻需钾多,早稻需钾少;高秆品种需钾较多,矮秆品种需钾较少。 缺钾稻田施用钾肥,稻谷产量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增,但每公斤钾肥增产的效益,则随着施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钾肥超过一定用量范围,产量反而有降低的趋势。 即使在缺钾稻田施用,也不是钾肥施用越多越好。 一 3、般亩施氯化钾 斤或硫酸钾 0 公斤,经济效益较高。 耐肥的杂交水稻可增加到每亩 斤左右;冷浸稻田速效钾含量低,钾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 正确掌握施用深度 水稻属浅根系作物,大部分根系分布在 1015 厘米土层内,试验表明,水稻根系吸收钾素养分需要在足氧条件下进行,所以钾肥作基肥耕翻深度以 1015 厘米为宜。 注意不能施得过深,早期施肥,应在撒施后结合中耕耘田,使钾肥和泥浆相互混融。 施肥后水层不宜过深,更不能串灌、漫灌,56 天内不能排水,更不能频繁干湿交替,以免养分淋失和被土壤固定,降低钾肥效果。 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在水稻的营养成分中,各种营养元素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关系。 缺少任 4、何一种养分,不但会导致水稻该元素的缺乏症,也会影响其他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使水稻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即使在缺钾稻田,也必须各种养分科学配合施用。 才能充分发挥效能,一般氮、磷、钾的配比以 1宜。 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可每亩配合施用农家肥 10001500 公斤,或者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 在水稻的孕穗期、灌浆期,亩用 酸二氢钾水溶液 50 公斤喷洒叶面,隔 57 天再喷一次,连喷 23 次。 此外,在水稻生育期内,多次撒施草木灰,既补钾,又防病,增产效果好。 酌情配施石灰 稻田施用的钾肥,不论是硫酸钾,还是氯化钾,都是生理酸性肥料,若长期施用会造成稻田土壤酸化,因此,要酌情配施一定量的石灰,一般常用量为每亩稻田施石灰 1520 公斤,以中和土壤酸性,利于水稻生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