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内容摘要:

1、田栽培双孢蘑菇就是以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经堆制发酵作培养料,利用秋、冬、春的温光资源和空闲季节,在水稻收割后的稻田内,采取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一种种植方式。 该方式充分利用资源,每亩可创纯利 5000 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 13,且可改良土壤,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现介绍其技术经验:一、菇田选择一般应选地势较高、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靠近水源、运输条件好、3 年内未种植过双孢蘑菇的中稻田或一季稻田。 收割时所留稻桩不得高于10 厘米。 收割完后,菇田提前开好围沟和腰沟排水,以备用。 二、每亩稻田实际栽培面积 400 平方米计算)。 配方一:干稻草 6000 公斤、菜饼 400 公斤、磷肥 100 公斤、 2、尿素 60 公斤、石灰 200250 公斤、石膏150 公斤和双孢蘑菇专用肥 150 公斤。 配方二:干稻草 5000 公斤、干牛粪 2000公斤、尿素 40 公斤、石灰 200 公斤、石膏 150 公斤和双孢蘑菇专用肥 100 公斤。 热量高,是较好的堆料。 猪粪、牛粪、马粪均可,几种畜粪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3 天预湿。 建堆时将畜粪、菜饼、双孢蘑菇专用肥、磷肥、尿素等混合均匀分层加入,石灰、石膏在第一次翻堆时加入,料堆宽 2 米、高 ,每层 ,长度不限,堆形四边垂直整齐,顶部呈弧形,建好堆后盖上薄膜,既保湿又防雨(注意不可太严,以防止无氧发酵)。 天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将草料抖松、抖散斟均匀 3、,要上下里外翻透。 这次堆料宽度 ,高度。 将石灰。 石膏均匀地撒入堆料中,翻完后盖上薄膜。 再过 6 天进行第二次翻堆。 此次注意在堆料中打气眼,便于有氧发酵。 这次堆料宽 ,高 ,翻完后盖上薄膜。 5 天后再进行第三次翻堆。 此次将堆料一分为二,堆料宽 ,高 ,翻完后,盖上薄膜。 此时需在堆料中用 1000 倍辛硫磷或 1500 倍扫螨净或 300 倍 25%多菌灵溶液均匀喷雾,杀灭病虫害。 4 天后进行第四次翻堆,此时草料已发酵完毕,颜色如咖啡色,富有弹性,即可运至大田铺料。 三、铺料播种铺料前用 100 倍辛硫磷、1500 倍扫螨净、300 倍 25%多菌灵对菇田消毒杀虫灭菌,再按厢面宽 7080 厘米、 4、人行道宽 50 厘米歼沟分厢。 然后铺料,铺料时要抖松、铺匀,堆成“瓦背形”。 厚 30 厘米。 铺后雨天应盖上薄膜,晴天草料偏于则用石灰水喷雾调节湿度。 铺料后一二天可播种,选择阴天或晴天早晨、傍晚进行。 先将菌种瓶的棉塞取掉,侧立于高锰酸钾中消毒,并用菌种钩将菌种钩出放在消过毒的盆内,然后按计划将菌种均匀播于料面上。 麦粒种每亩菇田用菌种 800 袋点播。 播点撤一薄层草料作为引草,并立即用薄膜将厢面覆盖以保湿促菌丝萌发,同时在薄膜上覆盖草帘。 四、 天后揭去薄膜,通风换气以促进菌丝生长,当菌丝生长至料层的1/22/3 时,开始覆土。 覆土厚度为 5 厘米左右,土粒直径在 2 厘米以内,含水量以手捏能成团, 5、不粘手或稍粘手为宜,土壤 为。 如土壤或草料偏干可用石灰水调节。 季宜干不宜湿,春季宜湿不宜干。 0 天左右,待土表 1 厘米处绒毛菌丝成线状,并出现扭结的绒球小白点时喷结菇水,每平方米菇床用水 1 公斤分 4 次喷洒。 并结合喷施蘑菇高产素 1 号 1 次。 3 天后,土层中绒球小白点变为肉体状的圆又硬的小菇蕾普遍长至绿豆或黄豆粒天小时,喷出菇水,每平方米菇床用水 斤分 4 次喷洒,并喷施蘑菇高产素 2 号 1 次。 菌丝扭结现蕾阶段喷施蘑菇高产素 3 号 1 次,大面积出菇后约 7 天,喷施蘑菇高产素 4 号 1 次。 每潮菇采收完毕后,喷转潮水,每平方米菇床用 斤水分 4 次喷洒。 菇床在休菌阶段喷雄 6、 1 次蘑菇高产素5 号,调节厢面酸碱度,保持菌丝生命力。 理重点是覆土层和喷水,一般应掌握菇多时少喷,菇少时多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 还应结合天气状况。 菌丝强弱、覆土厚薄等灵活掌握。 每潮菇采收结束时,应剔除床面上的老根和死菇,立即补覆潮润的湿土,然后喷水。 秋菇采收 12 潮后,有时床面会出现土层菌丝板结现象,应及时打扦松动土层,使板结的菌丝断裂,促使转潮出菇。 以下时,双孢蘑菇停止生长,进入冬季管理阶段。 一是清理床面,撬料补土。 松动土层,挑去老根和枯黄菌丝,并用竹扦撬动料层,以利透气,对露出土层的菌丝进行补土,以保持菌丝活力。 二是喷水保温,每隔 1015 天喷水一次。 三是保温通风,草帘和薄膜上下交替覆盖,既要保温又要通气。 0以上时,开始调节菇床土面水分,要轻喷、勤喷,喷水量由少到多,随着气温升高,蘑菇大批出土,喷水量相应增加,加速出菇。 出菇多潮后应适量追肥,子实体长到绿豆大小时结合喷水进行。 重于治的原则,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杜绝在采菇期间用药。 施药不可超量,且施药时间应选在下午或傍晚。 五、采菇当菌盖长至 24 厘米时适时采收,要求削面平整,无泥脚,菌柄1米。 采菇时分级采收,轻拿轻放,保持菇盖洁白无创伤。 采菇过程中,及时挖掉老根,补上新土,使厢面保持平整,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减少杂菌感染的几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