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合萌内容摘要:

1、萌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 30100 厘米,多分枝,圆柱形,无毛,具小凸点而稍粗糙。 小枝绿色,叶具 2030 对小叶或更多。 托叶膜质,卵形至披针形,长约 1厘米,基部下延成耳状,通常有缺刻或啮蚀状,叶柄长约 米。 小叶近无柄,薄纸质,线状长圆形,长 米,宽 米,上面密布线点,绿色,下面稍带白粉,灰绿色,先端钝圆或微凹,具细刺尖头,基部歪斜,全缘,日落闭合,小托叶极小。 总状花序比叶短,腋生,长 厘米,总花梗长 米,花梗长约 1 厘米。 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宿存。 花萼膜质,具纵脉纹,长约 米,无毛。 花冠淡黄色,具紫色纵脉纹,易脱落,旗瓣大,近圆形翼瓣篦状,龙骨瓣比旗瓣稍短、比翼瓣稍长或近相等。 雄蕊二体、1 2、0 枚。 子房扁平,线形,有胚珠多颗。 荚果线状长圆形,直或弯曲,长 34厘米,宽约 米,腹缝直,背缝多少呈波状,荚节 48(10),平滑或中央有小疣凸,不开裂,成熟时逐节脱落,种子黑棕色,肾形。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种子具休眠期,由于花果期长、成熟期不一致,同时有较厚的种皮和外壳,因而出苗较迟,发生期较长。 第二年 5 月始苗,田间无明显高峰期,整个生育期均可陆续出苗。 出苗要求土壤有较高的湿度,土壤水分充分饱和出苗最好,土壤湿润及有水层时出苗较慢,土壤含水量 10以下很难出苗。 (2)营养生长合萌适应性较强,在湿地、沼地、浅水中均能正常生长。 合萌属豆科植物,根部有泡状灌木菌,根真菌感染(根),但在浸水条件下根部不感菌,在土壤充分湿润条件下感菌率较高,因而生长最好。 光周期越长对合萌生长越有利,尤以 12 小时光照生长最好,菌根菌落最大。 另外,田间施用磷肥较多,亦有利于合萌的生长,因 根促进合萌对磷的吸收。 (3)开花结实合萌花期 79 月,果期 810 月,种子成熟后荚果不开裂,而横裂成节,逐节脱落。 由于荚节体积较大,重量较轻,可随水传播。 分布与危害合萌分布较广,黄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在低湿旱田及稻田均有发生。 近年来,由于稻田推广干干湿湿的高产措施以及生育期长的中、晚粳稻的面积逐年扩大,合萌的发生量有增加的趋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