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种“金菇”的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菇”的技术要点 在现今的四川省绵阳安居区东禅、分水、石洞等乡镇,提起“稻田露天蘑菇”,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蘑菇种在稻田里好呀。 既不影响稻子,又带来很好的效益。 ”东禅镇双柏树村的尹大爷说起大田蘑菇总是赞不绝口,“现在除了种蘑菇外,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来钱的经济作物了。 ”据悉,“稻田露天蘑菇”是以麦草、油菜秆、玉米秆、稻草等做原料,在每年8 月底稻谷收割后,就开始堆料播种,10 月份就可以出菇,并且一直要出到第二年的四月,一亩地蘑菇产量可以达到 20004000 公斤。 安居境内的土干田、一二台潮土都适宜“大田露天蘑菇”的种植,农户在耕地上直接铺料播种、填土、栽培出菇,形成的是“水稻蘑菇水稻”或“玉米蘑菇玉米”的耕作模式。 去年的 9 月至今年 4 月,绵阳市宏元食用菌业公司已在东禅、分水、石洞等乡镇发展了“稻田蘑菇”100 余亩。 通过去年的试种,让农户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 2005 年种菇农户的实践证明,按照市场均价每公斤 4元计算,种一亩蘑菇可实现产值 8000 至 16000 元,经济收益优越于小麦、油菜几十倍。 况且菌业公司对产品还实行保护价收购,产品不愁销售。 分水镇柑子园村的陈志军告诉记者“种植蘑菇划得着哟。 我去年种了不到 5 分地,结果就卖了 6000 余元。 ”专利查询。稻田种“金菇”的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1、壳草 又名秕谷草。 形态特征有时具根茎,秆高 3030 厘米,直立、丛生,基部倾斜而具鳞芽,节凹陷而被倒生微毛。 叶鞘无毛或有倒生小刺状;叶舌硬质,米,基部两侧与叶鞘边缘相结合。 叶片扁平,灰绿色,粗糙,长620 厘米,宽 米。 圆锥花序疏松,长达 25 厘米,幼时基部常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粗糙,具棱角,互生,长达 11 厘米;米,顶端膨大;小穗长约 米,宽 米;外稃两侧具刺毛
民朋友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有一些错误,影响栽培的收益。 一是预湿不充分。 稻草要先浸泡充分才利于腐熟。 浸泡不充分的稻草,在翻堆时需要大量补水,且在二次翻堆前如不能补足水分,以后很难补足,这样会严重影响蘑菇菌丝的生长。 二是翻堆不匀。 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进行。 有的种植户在翻堆时操作不规范,导致培养料发酵不充分、不均匀。 三是取土不合要求。
竹叶 又名肉草形态特征具长而横走根状茎,根状茎具叶鞘,节间长约 6 厘米,节上具细长须状根。 茎肉质,下部匍匐,节上生根,上部上升,通常多分枝,长达 40 厘米,节间长 8 厘米,密生一列白硬毛,与下一叶鞘的一列毛相连续。 叶无柄,仅在叶片下部有睫毛和叶鞘合缝处有一列毛,这一列与上一个节上的衔接而成一个系列,叶此处无毛。 叶片竹叶形,平展或稍折叠,长 26 厘米,宽 端渐尖而头钝。
1、金子 形态特征根须状,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倾斜,着土后节上易生不定根,高 3090 厘米,平滑无毛。 叶鞘无毛,多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 裂状,有小纤毛。 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渐尖,长 525 厘米,宽 米。 圆锥花序长椭圆形,长 1030 厘米,分枝细长,多数,长29 厘米,小穗多带紫色,长 米,具 37 小花,无柄,呈两行着生于穗轴的 1 侧。 颖果长圆形,长约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