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主要杂草 水蓼内容摘要:

1、蓼 又名辣蓼形态特征茎直立,多分枝,无毛,节部膨大。 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 48 厘米,宽 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具缘毛,两面无毛,被褐色小点,有时沿中脉具短硬伏毛,具辛辣叶。 叶腋具闭花受精花,叶柄长 米,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长 1米,疏生短硬伏毛,顶端截形,具短缘毛,通常托叶鞘内藏有花簇。 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或腋生,长 38 厘米,通常下垂。 花稀疏,下部间断。 苞片漏斗状,米、绿色,边缘膜质,疏生短缘毛,每苞内具 35 花。 花梗长于苞片。 花被 5 深裂,稀 4 裂,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红色,被黄褐色透明腺点,花被片椭圆形,长 米;雄蕊 6,稀 8,比花被短。 花柱 23,柱头头状。 2、瘦果卵形,长 米,双凸镜状或具三棱,密被小点,黑褐色,无光泽,包裹于宿存花被内。 生物学特性(1)休眠与萌发水蓼种子休眠期较短,冬季低温即已打破休眠,早春即可萌发。 萌发起点温度为 12,最适温度为 15。 水蓼属湿生杂草,种子出芽需充分的氧气,在土壤水分超饱和或淹水的条件下很难萌发,而萌发后的幼牙在淹水状态下能正常生长。 一般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中旬始苗,4 月下旬至 5 月上中旬为萌发高峰。 (2)营养生长种子萌发后 57 天第一片真叶展开,进入营养生长期。 实生苗初期生长较慢,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20左右时生长加快,每天可长高 13 厘米。 水蓼在湿润条件下仅产生地上分枝,表现为一年生杂草的特征 3、。 在淹水条件下,主茎基部匍匐,并生出类似于多年生杂草的地下匍匐茎,可从匍匐茎的节上生出分枝,成为新株。 分枝初期生长速度较实生苗为快,气温升高后生长速度与实生苗相同。 5 月是产生分枝与新株的高峰期。 水蓼属喜光植物,不耐荫蔽,在埂边、沟渠边及低湿旷地往往构成单一群落,在长势较好的田间则抑制其生长。 (3)开花结实水蓼花期较长,7 月下旬始花,89 月为盛花期,并开始结实,直至 10 月花期结束。 花苞开放一般在上午 8 时,直至下午 7 时闭合,日出而开,日落而闭,种子成熟后散入田间。 分布与危害水蓼分布较广,全国均有分布。 水蓼发芽温度低,对水分适应性强,在水稻播种、栽插前即已发生,低湿麦田即已危害。 稻田主要危害为旱育秧田、旱直播田、旱稻田、麦套稻田等,局部地区栽秧本田亦有危害,如湖南省的部分低山稻区、半高山稻区,水稻长势较差的田块,往往与其他杂草构成优势种群危害水稻。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