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的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发生症状: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边缘黄褐色,中央灰色的梭形病斑,发生严重时,病斑密集,汇合成梭形条斑,叶片枯焦,轻者影响水稻灌浆成熟,重者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二、病源寄主:主要在稻草和稻种上越冬。 三、防治方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水稻生产上对稻瘟病抗性比较好的品种有半优 156、通31、通 35、通 887、吉 8945 等。 清除初次侵染源:在 5 月以前对杂草,以及带病的稻草烧掉。 加强田间管理:总的原则是培育壮苗,稀植栽培,合理施肥,氮、磷、钾配合,浇水灌溉,适时烤田,促进植株生育健壮是防病的重要一环节。 搞好药剂防治:(1)早期发现及时喷药:6 月下旬,进入稻瘟病发生期,如果发现病斑,特别是较多急性病斑,水稻又呈浓绿色疯长状态,就立即喷药防治。 (2)根据药剂种类病势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喷药次数,一般叶瘟喷一次药,经过 57 天病势仍未停止,可再喷一次。 穗瘟在出穗初期喷一次,重病地块或连续阴雨天气,在齐穗期再喷一次。 遇到下雨重喷,一定要严格掌握用量和次数。 (3)药剂防治:用 40的富士一号乳油,每公顷用药量 1500 克,加水 500 倍喷雾;用三环唑 20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 1500 克,加水 500 倍喷雾;40的克瘟散乳油,一般发病用 700 倍液喷雾,每公顷用 1125 克,严重发病用 500倍液喷雾,每公顷用药量 1500 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