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紫云英栽培内容摘要:

1、、紫云英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 15幼苗在始受冻或部分死亡,气温较高地区生长不良。 耐湿,播种至发芽前不能缺水,生长发育期忌积水。 耐旱性弱,久旱能促使紫云英提早开花,降低产量。 紫云英喜砂壤土或粘壤土,亦适应无石灰性冲积土。 耐瘠性弱,在粘土和排水不良的低湿田,或保肥保水性差的砂性土壤均生长不良。 较能耐酸,耐碱性弱,适宜为 壤含盐量超过 ,易死亡。 二、高产栽培措施1、开挖三沟。 稻田渍害是紫云英高产的重要障碍之一。 一般在晚稻分蘖末期结合晒田开出三沟轮廓,播种之前按标准开好厢沟、围沟和主沟。 厢宽 ,厢沟宽 24 厘米,沟深 30 厘米;围沟和主沟宽 30 厘米,沟深要破犁底层。 2、种子处理。 紫云 2、英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整齐粗壮,为高产打基础。 晒种:在播种前选晴天晒种 1,晒时要摊匀勤翻,做到晒种程度一致。 选种:用 10%盐水溶液进行选种,淘出瘪籽、杂质和病菌。 擦种:按每 10 公斤种子掺 斤细砂,用碾米机打 1,以种子稍微发热为度,这样做可使种皮上腊质层被擦破,有利播后发芽。 浸种:用 酸铵溶液浸种 24 小时,或用腐熟人尿 20%溶液泡 16 小时,既能使种子吸足水分,利于发芽,又有增产效果。 接种菌:接种根瘤菌是新种紫云英田块增产的重要措施,按每公斤种子用 4克菌粉加水少许拌合,拌后要避免阳光直射。 拌种:每亩用过磷酸钙 5 公斤与 20斤土杂肥混合均匀,堆沤 3、5后再与种子充分拌匀,拌后即播。 3、播种。 适播期为 9 月上旬中旬,可根据本地气候和前作收获时间灵活掌握。 每亩播种量 斤。 紫云英与油菜混播,既可提高鲜草产量,又可以增加多种营养成分。 油菜籽应在晚稻收割前 10 天左右趁土壤湿润播种,每亩用种 200 克,如与黑麦草混播,可提高鲜草产量,同时增加鲜草的干物质含量,提高青草制作青贮饲料的质量。 每亩紫云英和黑麦草各用种 1 公斤。 4、田间管理。 紫云英田间管理要抓好五个重点。 抗旱防渍保全苗: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一次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既可满足紫云英种子对水分的需要,也能满足晚稻后期对水、气的要求,有利于灌浆结实。 晚稻收割后,及时清理好三沟,保证三沟 4、畅通,排灌方便。 冬前追施提苗肥:一般出苗后,每亩用 250斤稀薄粪水,结合抗旱浇施,充分利用冬前温光条件,加速幼苗生长。 施好腊肥防冻害:在 12 月上中旬,每亩施土杂肥 400斤加过磷酸钙25斤,以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 增施过磷酸钙是一项以小肥养大肥的重要增产措施,不可忽视。 追施春肥促春发:开春后每亩追施尿素 2斤,看苗施用,促平衡生长,为丰产搭架子。 叶面喷施 砂溶液 2 次,可提高鲜草产量 20%。 防治病虫保丰产:紫云英主要有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等病虫害。 要及时喷药防治。 对蚜虫、潜叶蝇一般用氧化乐果或敌敌畏 1000 倍液喷雾防治,对菌核病可用 40%灭病威 150 毫升或 70%甲基托布津 75,对水 50 公斤喷雾。 种。 选排水好、土质带砂、肥力中等、非连作的田块作留种田。 最好选品种好、产量高、种性纯、成熟晚的紫云英种子进行播种,斤左右。 留种田不宜施氮肥,每亩增施 10 公斤左右过磷酸钙和 10斤的草木灰,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 紫云英荚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以种荚有 80%变黑时收获最好。 通常每亩可收种子 50斤。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