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及其功能内容摘要:

1、外还有叶耳、叶舌等附属器官。 叶鞘与茎秆连接的地方称叶节。 叶鞘与叶身连接的地方称叶枕。 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保护幼芽出土的芽鞘,也叫鞘叶。 鞘叶与其他的叶子不同,它是白色的,好象一个圆筒的样子。 第二片叶子只有叶鞘,没有叶身,称为不完全叶。 从第三个节开始的叶子,才具有叶鞘和叶身,称为完全叶。 计算品种的叶片数,应该由第一完全叶算起。 从第一完全叶起,至幼穗分化所出的叶数,与品种熟期有关。 早熟品种叶片数少,迟熟品种叶片数多。 幼穗分化开始以后,所长出的叶数,任何品种都是三片。 故倒数的第三片叶开始出观,亦即幼穗分化开始的时期。 水稻在幼穗分化前所长出的叶子,是为发根、分蘖和形成后期的叶片服务的;幼穗分化后稻根 2、所需的营养物质,靠倒数第四、五片叶制造供应。 据研究,谷粒充实所需的养分,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是依靠最后几片叶子的光合作用得来的。 因此,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保护好最后几片青叶,尤其是最顶端的那片剑叶,不受病虫为害,以延长它们的寿命,是提高谷粒充实度的重要措施。 稻叶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光合作用。 稻叶以叶面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并输送到叶的水分为原料,以叶绿素为媒介,利用太阳的热能合成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这种生理活动叫做光合作用,或称同化作用。 水稻生成的谷粒和稻草的干物质,有 9095%都是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 阴天的光合量约为晴天的二分之一。 雨天或阴暗天的光合量约为晴天的三分之一。 如在晴朗的 3、天气下灌浆结实则谷粒饱满。 当稻叶两面的光照量相等时,两面的光合作用也相等。 因此,直生的叶片光合作用效率高,弯垂的叶片效率低。 如果叶内水分不足,叶面气孔关闭,就会妨碍稻叶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所以,栽培技术上在中期晒田不宜过重,后期不要过早断水,以免影响产量。 稻叶的生长与气温、光照、水分、养分等关系密切。 以气温 32、土温3032时为最适宜,在 7以下或 40以上,叶片都会停止生长。 如早稻秧苗期遇到短期低温(57以下),会使正在叶鞘内形成和伸长的幼叶丧失形成叶绿素的能力。 这片幼叶伸出后则全为白色,或部分变为白色,在天气转暖后也不易转绿。 稻叶对养分的要求,以氮肥最为重要。 氮肥充足,则叶色浓绿,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 缺氮时,叶色淡黄,叶片窄小,光合产物少;反之,若氮肥过多,叶片过分扩大,柔软弯垂,造成荫蔽,也会影响光合作用,且易发生病害。 缺磷时,叶色暗绿,叶片狭小,直生。 缺钾时,叶色暗绿,叶尖黄,叶阔、薄、短而弯垂。 所以,栽培技术上要看叶色和叶姿状况,采取适当的肥水管理措施,以获得较多的光合产物,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