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xx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a卷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 故选 AD。 【考点】平抛运动 13.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 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 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 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 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 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 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 t=5s时追尾 C.在 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答案】 C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围 “ 面积 ” 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 t=3s 时, a 车的位移为 :aas v t 10 3 3 0 m    b车的位移为b 11s 3 0 2 0 1 2 0 1 5 2 6 0 m22        ( ) ( ) 则 bs s 30ma ,所以在在 t=3s时追尾,故 C正确。 故选 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4. 有一种 “ 傻瓜 ” 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上 A 点的正上方与 A 相距 H= 处,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 A后,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 图( 5)所示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 CD。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约为 6cm。 从这些信息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B. C. s D. 【答案】 B 【解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留下径迹 CD 的对应运动时间即为相机曝光时间。 设开始下落点为 O.由照片可以看出, CD 长对应两块砖的厚度,即 CD 的实际长度为: C D 6 2c m   ,则 OC 1 .5 5 0. 06 m 1 .8 m OD 1 .9 2m    , 由 212h gt知,从 O到 C的时间C 2 s10 =,从 O到 D的时间D 2 2t 0 .6 2 s10 = 所以曝光时间 DCt t t    。 故选 B。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15.太阳围绕银河系中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度约为地球公转速度的 7倍,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 210 9 倍,为了粗略估算银河系中恒星的数目,可认为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 质量都集中在银河系中心,且银河系中恒星的平均质量约等于太阳质量,则银河系中恒星数目约为( ) A. 109 B. 1011 C. 1013 D. 1015 【答案】 B 【解析】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2Mm vGmrr,得 2vRM G 太阳绕银河系运动也是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同理可得 29 114 9 v 2 1 0 RM 1 0 MG   故选 B。 【考点】万有引力 定律 16.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速度 v匀速运动,某时刻,一质量为 m、速度大小为 v,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最后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1,传送带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W2,物体与传送带间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Q,则( ) A. W1=mv2 B. W1=2mv2 C. W2=mv2 D. Q=2mv2 【答案】 D 【解析】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得 221 11W = m v m v39。 22- 设物体速度由 v减到零过程对地位移大小为 s,则该过程传送带对地位移为 2s,两者相对移动的路程为 3s; 当小物体速度由零增加到 v 过程,小物体和传送带对地位移分别为 s 和 2s,两者相对移动 的路程为 s; 因此全过程两者相对移动的路程为 4s,摩擦生热 Q 4fs ,而 21fs mv2,所以 2Q 2mv , 物 体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由动能定理可得:  22 1W 0 m 2 v2   则有 22W 2mv 故选 D。 【考点】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17.如图所示,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 θ 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 θ 2(θ θ 2均为锐角 ),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 C.水星和金 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答案】 ACD 【解析】 A、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 θ 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 θ 2,由 t 可知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 θ 1: θ 2,而周期 2T  ,则周期比为 θ 2: θ 1,故 A正确; B、水星和金星是环绕天体,无法求出质量,也无法知道它们的半径,所以求不出密度比,故 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2MmG mrr , 32GMr ,知道了角速度比,就可求出轨道半径之比,故 C正确; D、根据 2ar ,轨道半径之比、角速度之比都知道,很容易求出向心加速度之比,故 D正确; 故选 ACD。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 18. 一斜块 M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 m,若给 m一向下的初速度 v0,则 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现在 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 Fa,则 m将保持匀速运动 , 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B.在 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 Fb,则 m将做加速运动, 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 C.在 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 Fc,则 m将做减速运动,在 m停止前 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D.无论在 m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在 m停止前 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 ACD 【解析】不施加 F外力时对 M受力分析可知: cos sinfN , 而 fN ,得 tan ; 施加任意方向的 F外 力时,物体 M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为 39。 f 、 39。 N ,两个力仍然满足上述关系,所以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故选 AC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II卷(共 50分) 二、实验题(共 10分) 19. (6分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 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 A处由静止释放 . (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 d,如图乙所示,则 d= cm. ( 2)下列 不必要 . . . 的一项实验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 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B.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C.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D.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