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1、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 该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 5,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 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 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调查表明东海县水稻秧田飞虱虫量每平方尺高达 20 头,所以秧田附近的玉米田及飞虱虫量也相应较高,传染玉米粗缩病毒机率也相应较大,故要远离水稻秧田种植玉米,减少灰飞虱传毒机率。 二、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 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 2、半夏玉米(即 5 月中旬至 6 月初),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与灰飞虱成虫传毒种群高峰期错开。 春玉米播种要确保 5 月下旬前可见叶龄达 10 叶以上,麦后夏玉米在6 月 5 日以后播种,使玉米苗期错开灰飞虱发生高峰期。 三、种植耐病玉米品种。 种植耐病玉米品种如鲁单 50、苏玉 9 号、中玉 4 号等,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可比同期播种掖单 13 号病情轻 20但耐病品种仍能发病,必须结合玉米安全播种期播种,控病效果才能更加理想。 四、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 用吡虫啉拌玉米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 1 个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飞虱在玉米苗期发生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传播玉米粗缩病毒的目的。 一般每亩用 3、吡虫啉有效量 拌 克玉米种。 五、抓住关键时期,全面防治传毒昆虫。 一是在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的 5 月上旬,二是在小麦、油菜收获前灰飞虱的移转期即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选用5%高效大功臣或 5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 20 克或 25%蚜青灵乳油每亩 40 毫升,对麦田、油菜田及其田埂、地头、沟边杂草全面喷药。 每个时段用药 1,全面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 六、对玉米粗缩病田块用药防治。 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防治病毒的药剂加植病灵或病毒特杀等病毒抑制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发病的程度。 七、全面加强水稻秧田灰飞虱防治,压低其总量。 采用统防统治、综合防治、速效药剂与长效药剂相结合的策略,在灰飞虱发生期统一防治 2。 专利查询。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相关推荐
学灭茬的对象以稻桩和落粒谷幼苗为主,因此免耕所选用的灭生性除草剂应具有快速高效和耐雨性强的特点。 经多年的试验筛选和生产应用表明,克芜踪是免耕化学灭茬较为理想的除草剂,早、晚造应用效果都很好,尤其是晚造使用更能发挥其快速高效的优点。 具体操作如下:早稻收割时,应尽量割低禾头,稻桩高度一般不要超过 15 厘米,在搬离稻秆后,灌水湿润田块,促使落粒谷发芽出苗。 在抛秧前 710 天,排干田水,每亩用
不正确,请在相应的右边横线上改正。 ( 2) 按书写步骤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磷在空气中燃烧 ④双氧水在常温下与二氧化锰混合 1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通电 点燃 燃烧。 1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1) N2+ H2—— NH3 ( 2) C2H4+ O2—— CO2+ H2O ( 3) Al+ H2SO4— Al2( SO4) 3+
2、冬为宜。 4大穗型小麦品种产量表现不稳定。 宜在亩产 500600地块种植。 不宜在中、低产田和稻茬麦田种植。 5大穗型小麦品种幼穗对低温比较敏感,成穗率低,单株成穗 12 个。 高产栽培,必须保证足够的亩穗数,亩穗数宜在 3040 万。 最好以主茎成穗为主。 二、大穗型小麦品种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晚播。 鲁西南以 10月中旬播种为宜。 2增加基本苗。 10 月中旬播种,基本苗以
,煤气的主要成分化学式 ,送入居中家中的天然气、煤气中常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其作用是 (2)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 由原来煤气 改为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燃烧消耗空气的体积将 _________ (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 ________ (填 “ 燃料 ” 或 “ 空气 ” )的进气量; 14.( 5 分)钢铁是重要的金 属材料
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 B.葡萄糖、蔗糖、面粉中都含有碳元素 C.氧化镁中也含有碳元素 D.任何物质最都含有碳元素 三.连线题 21. 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 用线连起来: 污染原因 结果 A 氟里昂等排放物 ①酸雨 B砍伐森林 ②水中藻类物质疯长 C 核污染 ③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D汽车、含硫煤 燃烧排放二氧化硫等 ④臭氧层破坏 E 使用含磷洗衣粉 ⑤ 土地沙漠化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