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抗961(小麦)内容摘要:

2、宜盐碱地种植,盐胁迫下产量构成因素合理,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丰产性,上的土壤上种植,出苗率高,苗全,苗旺,冬前茎 600 万750 万/季分蘖力强,最大茎可达 1050 万1125 万/数 525 万600 万/粒数 32 个,千粒重 3842g,一般产量 52506000kg集抗盐、耐旱、高产、稳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 产量表现:1997 年德州市平均含盐量 壤上种植,亩产 3915kg/轮抗 7 号增产 比鲁麦 10 号增产 1998 壤上种植,亩产 4605kg/轮抗 6 号增产 19992001 年度参加山东省耐盐小麦区域试验,对照鲁麦 10 号分别增产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均居首位。 3、德抗 961 对照鲁麦 10 号增产 20002001 年度参加耐盐小麦生产试验,产量为 对照鲁麦 10 号增产 居首位。 栽培要点:平土地:盐碱地的特点是盐、凉、板、薄,尤以盐碱为主,有机质缺乏是形成上述特点的主导因素,同时由于盐碱地低温,板结,一般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效养分释放少,故 N、P、K 缺乏,尤其缺磷,因此要重施有机肥,增施无机肥,每亩每年施有机肥 6000右,过磷酸钙 750kg/铵750kg/耕细耙,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抑制盐分上升,接纳雨水和养分分解。 盐碱地一定要整平,以防高处返盐。 高播种质量:播前大水压盐,使盐分充分淋溶、下沉,在耕层尽量减少盐分积累。 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消灭盐斑,争取一播全苗。 碱地温低,应适期早播,一般比非盐碱地小麦早播 5 天左右,适宜播期 10 月 110 日,播种量在含盐量 土壤为 120kg/播期的推迟和土壤含盐量的增大,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麦起身后至拔节期,正是土壤返盐高峰期,力求大水压盐一次,结合施尿素 300kg/起到保蘖增穗效果,增产较为显著。 由于其生长势强,在返青到拔节期间,要喷施多效唑、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间隔 7天,连喷 2 次。 同时要注意划锄。 全生育期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及病虫害的防治。 适宜范围: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北、河南及江苏、安徽北部等冬麦区,土壤含盐量 盐碱地块上种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