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20xx届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内容摘要:

议 ●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 召开时间: 19211922年 ● 主要内容:签订《 九国公约》等条约 ● 主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A.印度独立 B.亚非拉的崛起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 托马斯弗 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 ——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 怎样相连。 ”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 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航空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小题,计 50分) 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近 110 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危难沉重,外遭帝国主义的 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二 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 „„”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自 20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不断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 ——尼赫鲁 纳 米比亚国旗 巴拿马运河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 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分) ( 2)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 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在本质上属于什么性质。 ( 3分) ( 3)材料三规定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这一体制与孙中山倡导的政治体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2分) ( 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 3分) (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自近代以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 2分) 2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1分) 材料一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废除二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材料二 1949年 9月 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从此,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三 1950年的标语真是给翻身的农民撑腰:坚持支持农民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正义斗争。 材料四 “庆祝公私合营” —— 上海市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第一个早晨, 全国最大的百货公 司 —— 永安公司门前打出的口号。 1956年 1月 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 材料五 邵阳某县一农户的墙上还留有一条 “ 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 标语。 请回答: ( 1)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出现在近代哪一运动中。 这一口号体现了中国人民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2分) (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史实,“中国人民站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