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内容摘要:
2、亩,有机肥 4000 公斤/亩。 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做底肥一次施入。 备膜选用厚度 米,宽度 70 厘米的地膜。 适期播种当露地 5 厘米地温持续稳定在 7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比露地玉米早播1015 天。 4 月上旬播完。 地膜玉米均采用一垄两行,按株距定穴播种,每穴23 粒种,播深 34 厘米,实行宽窄行,小行距 3040 厘米,亩留苗35004500 株。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放苗、定苗、中耕采用先播种后覆膜的田块,当幼苗叶片变绿顶膜时,及时破膜放苗,放苗时要掌握放绿不放黄,阴天突击放,晴天避中午,大风不放苗的原则,放苗后随即将膜孔用土封严,以防跑墒降温,滋生杂草。 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定苗后,中耕垄沟,松土保墒,清除杂草。 适时追肥在拔节期(78 叶期)追攻秆肥,施肥量约占追肥的 5560,一般亩追施尿素 810 公斤,在大喇叭口期(1214 叶期)追施穗肥,施肥量约占追肥的 4050,一般亩追施尿素 58 公斤。 追肥方法:用铲子或木棒在每四株玉米中间打一个深 1013 厘米的孔,然后将化肥施入,用土封口。 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粘虫和玉米螟的防治,一般选用 50的辛硫磷乳油 2000倍液喷雾,对玉米螟危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 剂 300400 倍液喷灌心叶防治。 专利查询。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相关推荐
议 ● 历史背景: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激烈 ● 召开时间: 19211922年 ● 主要内容:签订《 九国公约》等条约 ● 主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A.印度独立 B.亚非拉的崛起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2 托马斯弗 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 ——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
2、因此整地必须深耕细耙,不漏耕,不重耕。 重施基肥。 做到一季施肥两季受用。 一般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6 万 素 225300酸二铵 150225玉米播前结合耕地作底肥 1 次施入。 整地要求碎细、耙平、清理干净前作根叶、石块等,尽量保持地膜完好无损。 4适时播种为了免遭晚霜危害,玉米的播种期不宜过早,一般在 4 月中下旬采取宽窄行平作种植,播种量约 45kg行行距 80行 33行覆膜种植
( FAST) ,建成后将会使我国深空探测能力从月球轨道扩展到太阳系边缘。 我国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为哲学提供依据 ,在进行马克思 哲学研究时,人们不仅要面对马克思哲学的文本,而且要面对历史事件、历史时代的“原本”,更重要的是努力做到像马克思那样,面对当代世界、当代实践的“新本”,这才是马克思哲学真精神。 这启示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应当坚持
2、份),不仅菌袋易污染,而且子实体易得流耳病,降低产量,甚至绝产。 3 拌料与装袋黑木耳为木腐型食用菌,需要丰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培养基配方以木屑78%、麦麸 20%、石膏 1%、白糖 1%为佳,含水量以 65%左右为宜。 用 1733袋装湿料 1右,松紧度要适中、均匀一致。 4 菌用 方厘米高压蒸气灭菌 时;常压蒸气灭菌的料温达 100后持续灭菌 68 小时,再在锅内闷 34 小时。
稻三化螟虫,俗称钻心虫。 近年来三化螟在我县水稻上发生危害较为普遍,其发生危害程度呈上升势态,尤其以第二代的发生危害比较突出。 根据田间调查,结合气象预报和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及中耕管理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第二代三化螟虫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发生面积 亩左右。 其依据是:1、我站于 7 月 5 日至 10 日对江那、盘龙、稼依等乡(镇)部分水稻的田间调查,已发现稻株上有三化螟蛾子和卵块。
号原代号海 904,1996 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海伦市种子公司选育。 增产效果和品质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克,较合玉 14 增产 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克,比对照品种增产 生产示范平均产量 7500 千克左右,较合玉 14 增产 12以上。 籽粒中齿型,淀粉含量 属高淀粉含量品种,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 赖氨酸含量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生长势强,成株株高 250 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