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代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要点内容摘要: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9 月上旬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陆续回迁到我市。 大部分稻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同比偏多,褐飞虱比例高,随着田间卵量的陆续孵化,虫口密度上升较快,百丛虫量多的达 2500;稻纵卷叶螟百丛幼虫量一般 30,多的达 140。 二、防治意见:各地要因地制宜推行“抓重点,兼一般”、“治上压下”、“治前控后”等技术策略,把主要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2 级,即中等偏轻)以下。 广泛发动群众,及时组织应急防治,大力推广机防队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治,提高防治成效。 同时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病虫警报、标语、墙报等多种形式加强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力度,广泛发动群众。 对稻飞虱的防治要抓住若虫期用药,推荐使用以下四个药方:亩用 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40 克,加水 60 公斤喷雾;亩用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30 克,加水 60 公斤喷雾;亩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0%叶蝉散乳油 100水 60 公斤喷雾;每亩 80%敌敌畏乳油 400细沙土 20 公斤撒施。 防治稻纵卷叶螟宜选用杀虫双(杀虫单)敌敌畏、三唑磷、氯胺磷、氟虫腈等。 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喷药时田间要保持浅水层,药量要足够,药液尽量喷到稻株中下部,毒土撒施要均匀;注意施药安全和所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施药后要注意检查防治效果,若虫口密度仍较大时,应再施药防治一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