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xx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试题内容摘要:
16. 请简要说明第二段中“置之度内”的含义。 ( 6分) 17. 第七段中,对于某学者的结怨,作者是“一笑置之”,这与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矛盾吗。 请简要说明。 ( 6分) 18.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 6分) 七、作文 (70分 )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岁月悠悠,人世匆匆。 回望我们的单向旅程,当初的理想是否还在延续,当初的誓言是否还在坚守,当初的承诺是否还在践行。 反观静默的自然万象, 风霜雨露阻断不了春草一如既往的破土而出,密布阴霾遮蔽不了太阳亘古不变的光芒普照„„脚步匆匆的世人啊,能否从中收获人生顿悟。 语文 Ⅱ 附加题 (满分 40分,考试时间 30分钟 ) 一、阅读材料,完成 20~ 23题。 (10分 ) (原创)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① “ 众里寻他 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 „„② 昨夜 西风 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 ” „„③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 „„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 有所得 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 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节选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有删减 ) 20. 用斜线 “/” 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3处 )(3分 ) 21. 《人间词话》 是对中国传统 诗话 的传承和发展,北宋欧阳修就有一部随笔体诗话《 ________》。 (1分 ) 22. 下列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作者齐名的是 (2分 ) ( ) A. 欧阳修 B. 柳永 C. 苏 轼 D. 晏殊 23. 文中加“ ”部分三句的语序应为 ,请简 述理由。 (4分 )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 24.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两项 . . . . . . 是 (5分 )( )( ) A. 《红楼梦》中的“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分别指的是宝玉和黛玉。 B. 《子夜》的命名蕴含深刻的寓意,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C. 《茶馆》的结尾“ 茶客甲 ” 有一句话: “ 将 !你完啦 !”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 了,这个时代灭亡了。 D. 《 家 》 中,觉新的两个弟弟都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是新时代青年的代表。 E. 《 欧也妮 葛朗台 》 中,欧也妮是一个悲剧人物,因为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被狂怒的父亲葛朗台剥夺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在她美好青春之时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 (10分 ) (1) 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认为,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老人与海》就是这样的杰作。 请以小说中的孩子为例,结合故事情节说明象征手法的运用。 (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东汉许劭认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而罗贯中则认为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对此,你有何评论。 (4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 金庸阁下除办报外仿佛以史学佛学自负,对于以小说知名,尤其是以武侠小说知名,自己是不是有点觉得未展所长,以末技得虚名,似不免略感怏怏。 依我看则大可不 必。 阁下所透露的史学佛学见解,论水平未必是 “ 超一流 ” ,若著书立说也不见得能称首席什么家,得什么国际大奖。 然而以史学佛学入小说,在武侠中讲 “ 破相 ” ,那就超人一筹了。 好比不会武艺的痴公子段誉,只在无意中学了一着 “ 凌波微步 ” ,就到处能 “ 逃之夭夭 ” ;而且有个时灵时不灵的 “ 六脉神剑 ” ,看不见,摸不着,弹指一挥间忽然有效,就能出其不意露上一手。 这道理在《金刚经》《法华经》里并非唯一高妙思想,而移入武侠小说立刻产生 “ 裂变、聚变 ” ,威力无穷了。 又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呆头呆脑,一片天真,然而处处机缘凑巧,矛盾相成,最后以 不识字超过了识字人,以不知道 “ 我是谁 ” ,超出了一切有 “ 我 ”之人,尤其是那位大 “ 我 ” 发狂的大宗师白自在。 这只是 “ 无我 ” 的一解。 这一解在佛学中算不得什。江苏省盐城市20xx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试题
相关推荐
2、小麦根系生长及麦苗早发。 2、对于早播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应做好冬麦返青后的跟踪调查,及早动手准备好春麦籽种,做好补种或重播工作3、对于病害发生较轻和较晚播种的冬麦,应争取早春分蘖,以促为核心,保证冬麦群体结构。 4、做好春季追肥工作。 小麦整个生育期一般应追施速效氮肥 23 次,依据播前施底肥情况,建议亩追施尿素 1520 公斤,分次追施,第一次追肥结合浇头水进行,亩追尿素 1012 公斤
反应类型的定义和判断,应注意把握住概念的实质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物质或指定物质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明矾﹣﹣ Al2( SO4) 3•12H2O B.漂白粉﹣﹣ NaClO C.纯碱﹣﹣ NaHCO3 D.水煤气﹣﹣ CO、 H2 【考点】 常见元素 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分析】 A、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 C
B.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C.是指事物和事物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D.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下列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是( )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受人的意识控制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生活中常用 ____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 2) 右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 a中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_。 (填名称) ( 3) 如图为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 t1176。 C 时将 30ga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__。 ②将
两端的电压为 ▲ V, L1两端的电压为 ▲ V。 电源 联动开关 温控开关 M 图 11 图 9 图 10 V 甲 乙 L1 S L2 V2 V1 图 13 B F3 O F1 F2 图 12 A 三、 解答题(本题有 8小题,共 51分.解答 2 25题时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 22. ( 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 1) 在图 14中画出作用在撬棍上的力 F1和 F2的力臂 l1和 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