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xx-20xx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珠婚。 持节送公 主入蕃。 弄赞率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 —— 《旧唐书》 材料三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在中央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图片 材料四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 1)读材料一“唐朝疆域图”,写出唐朝时管理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的机构名称。 ( 2分) ( 2) 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 是什么。 ( 2 分)这一事件对当时汉藏关系有什么影响。 ( 2分) ( 3)材料三反映的行政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 2 分)为加 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当时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其开始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 ( 2分) (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了材料四的史实外,清朝初期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写出两个方面的措施)( 4分) (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 2分) 22.( 16分)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 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 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的唐朝 ——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 1)根据材料概括唐文明的特点。 ( 2分)用具体事例说明这一特点。 (至少两例)( 4分) 材料二 [宣德六年 (1431年 )某人自述 ]自永乐三年 (1405年 )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 摘编《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 2) 材 料二中的某人是指谁。 ( 2分)他的壮举是世界公认的和平之旅,请说明理由。 ( 2分)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 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3) 是什么政策导致了 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 2 分)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 恶果。 ( 2分) (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 我国古代 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 能 得到什么启示。 ( 2。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xx-20xx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2、用前可铲除一层墙皮,继之堆上秸秆点火焚烧,然后再重新扣棚,喷洒一遍多菌灵溶液,其用量为每100 平方米菇棚使用 50%的多菌灵纯粉 1 公斤,对水 80 公斤左右,均匀喷洒,焖棚 2 天以后即可启用。 在温度低于 13时,可抑制病菌为害。 米厚,地毯式喷洒 70100 倍的百病去无踪溶液,可有效抑制或杀死部分病原菌。 也可采取预防措施,在菌袋进棚后或播种后,喷洒 100150
2、期可用扎蔗防倒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把两行甘蔗交叉扎成人字型。 及时剥去老叶,减少蔗株上部重量和受风面积,也有一定的防倒效果。 三、防虫防鼠。 成熟期甘蔗棉蚜虫的为害较为普遍。 棉蚜虫主要危害叶片,影响甘蔗的品质和质量。 受害蔗株蔗梢作种苗时萌发率低,宿根发株差。 防治方法:用 40%的乐果 8001000 倍液在棉蚜虫危害处喷杀。 在成熟期甘蔗粉介壳虫的为害也较常见。
2、堆好的优质培养料标准为:稻草原形尚在,呈黄棕色或棕褐色,韧性不强,无严重氨气味和其他腐败气味,含水量 6065%,用手抓捏不成团,无水滴流出,但手掌留有潮湿痕迹。 整畦搭棚:晚稻收割后及时整理田块,整畦做栽培床,每亩地蘑菇栽培有效面积一般为 390400 平方米。 一般采用拱棚式、单层栽培床栽培,、宽 4 米、长 1015 米。 先在棚中心作宽 的栽培床,中心栽培床两边各留宽 40 厘米、深
2、使用前可铲除一层墙皮,继之堆上秸秆点火焚烧,然后再重新扣棚,喷洒一遍多菌灵溶液,其用量为每100 平方米菇棚使用 50%的多菌灵纯粉 1 公斤,对水 80 公斤左右,均匀喷洒,焖棚 2 天以后即可启用。 在温度低于 13时,可抑制病菌为害。 米厚,地毯式喷洒 70100 倍的百病去无踪溶液,可有效抑制或杀死部分病原菌。 也可采取预防措施,在菌袋进棚后或播种后,喷洒 100150
上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 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 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 ⑥ 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