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示范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则: ( 1)把促进项目 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建设项目和当地畜牧业 的科学发展; ( 2)把项 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生态改善, 实现企业与社会互利双赢; ( 3)把项目建设的水平与项目法人的资金筹措能力结合起来,确保 项目 规划的建设内容 能够落到实处; ( 4)把项目建设与 国家产业政策 有机结合起来, 用足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 使政府满意,企业发 展 ; ( 5) 把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当代 肉牛养殖 技术发展结合起来, 保证 项目 建设 的技术先进性。 主要 示范技术 ( 1) 作物秸杆青贮 技术; ( 2)小麦秸杆化学复合处理 技术; 18 ( 3) 肉牛 快速育肥技术。 建设规模 存栏 育肥牛 500 头,年出栏 肉牛 1500 头。 建设目标 经济目标 年出栏肉牛 750 吨 ,实现经营收入 1800 万元,利润 万元。 生态目标 项目每年利用 533吨小麦秸杆、 3840吨玉米秸杆和红薯秧等,使近 2700亩的农作物秸杆得 到合理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70 多 万元。 同时,通过农作物秸杆的过腹还田,每年无偿向社会提供优质有机肥 5000 多吨,相当于 200多吨碳氨,可节约农民农田投 16 万 余 元 ,每年可使 1000 多亩耕地得到生态改善,不断提高地力,得高耕地的可耕种性,实现农牧良性循环。 主要建设内容 存栏 500 头,年出栏 1500 头肉牛的生产设施、设备及配套设施。 主要包括 综合办公楼 720 平方米、饲料库平 150 方米、牛舍 5000 平方米、运动场 7500 平方米、青贮窑 72 个、秸杆处理窑 20 个 、新修道路 2 公里及配电供水设施设备、运输车辆等。 19 第六章 工程工艺 技术 方案 设计路线 根据肉牛育肥生产技术要求确定投资内容,根据筹资能力确定生产规模。 依据生产规模 、单体肉牛牛舍和运动场需求面积、饲料消耗定额、 确定具体投资方案 ,使项目建设内容合理配套。 项目设计着眼现在,立足长远发展,总体进行设计,分步把握建设。 项目生产主要技术工艺介绍 肉牛育肥生产工艺 肉牛育肥生产流程如下: 架子牛购 进 →观察期( 015 天)→适应期( 16— 30 天)→育肥前期( 31— 60 天)→育肥后期( 61— 120 天)→出栏 架子牛的选择最 好选择优质改良牛,应为公牛或阉牛。 入栏体重 350公斤 以上,一般在 2 岁以内,健康无病。 观察期 ( 0— 15 天)。 入 栏后 12 小时 内不给草料,只饮水。 第 3 天饲喂玉米面,第 5 天给饼类,精饲料给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精料每天增加量不超过 公斤。 饼类增加量每天不超过 公斤。 在观察期内需做的几件事:入栏登记,编号,称重,做好记录,以后每周称重 1 次。 1 周内用虫克星菌素进行驱虫,用人工盐、大黄末、龙胆末等进行健胃。 根据需要用无血去势器对公牛进行去势。 适应期 (入 栏后 16一 30 天 )。 适应期饲料配方如下 : 精料为玉米面 70%,豆饼 20%,麸皮 6%, 盐 1%, 石粉 1%, 磷酸氢钙 1%, 碳酸氢钠 %, 尿素 20 35 一 60 克。 矿物质添加剂和多种维生素按说明使用。 粗料 (每天每头 ):青贮 秸杆 6 一 公斤 ,麦秸 或玉米秸 开始 公斤 ,以后 3 一 4 公斤 ,适应期精料给量占牛体重 1%,每天喂 2次 ,每次喂饲 1小时 ,喂饲和饮水间隔1 小时 , 育肥前期 (入栏 31 一 60 天 )。 饲料配方如下 : 玉米面 74%, 豆饼 16%,麸皮 6%,盐 1%,石粉 1%,磷酸氢钙 1%,碳酸氢钠 %,尿素 35 一 60 克。 矿物质添加剂和多种维生素按说明使用。 育肥前期精料 给量占牛体重 %, 每天喂 2 次 , 每次喂饲 小时, 饮水和喂饲间隔 1 小时。 育肥后期 (入 栏后 61 一 120 天 )。 饲料配方如下 : 玉米面 78%, 豆饼 12%,麸皮 或稻糠 ))6%,盐 1%,石粉 1%,磷酸氢钙 1%,碳酸氢钠 %,尿素 35一 60 克。 育肥后期精料给量占牛体重 %, 每天喂 2 次 , 每次喂饲 2 小时 , 饮水和喂饲间隔 1 小时。 出栏前 1 周停喂尿素 .每天对牛进行细致观察 ,看粪便和腹围大小 , 如腹围不大 , 吃不饱 , 应增加粗料给量 , 粗料给量以吃饱不浪费为宜。 看粪便主要是看消化状况 , 如粪便中含有精料颗粒 , 应适当减少精 料给量。 秸杆青贮加工工艺 玉米秸杆或红薯秧→切碎→入青 贮 窑→ 压实→密封( 45 天)→喂养 (青贮饲料的喂量要根据不同牛的年龄、体重而定。 育肥肉牛,每 100公斤 体重日喂 4— 5 公斤。 ) 青贮饲料是把新鲜的青饲料,如青绿玉米秸、青草、红薯秧 等密封在青贮塔或青贮窑(壕)中。 在厌氧条件下经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从而抑制有害的腐败菌生长,制成一种青绿多汁饲料且能长期保存,群众叫它“土 21 罐头”。 这种青贮饲料质地柔嫩、香酸适口,牛爱吃、易消化。 这种饲料容易保存,只要青贮窑不漏气,不进水,可以长期不坏。 制作这种饲料比制干草简 易迅速,阴天仍可进行。 群众在生产和饲用青贮饲料中总结了以下优点: 有效地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 一般表饲料晒干或煮熟后,养分损失 30% 50%,而青贮后仅损失 10%左右。 青贮饮料的胡萝卜素损失明显较少。 如甘薯秧 青贮后,每 100 克干物质含有胡萝卜素 毫克,而所晒干甘薯所含的胡萝卜素是自然晒制干薯的 38 倍。 同时,青贮饲料中由于有大量乳酸菌存在,菌体蛋白含量比青贮前提高 20% 30%,一般青贮饲料每 公斤 大约含可消化蛋白质高达 90 克。 青贮饲料适口性好,消化性高。 干草水分只有 14% 17%,而青贮饲料能保持原来青绿时的鲜嫩汁液,含水量达 70% 80%,酸香可口,柔软多汁。 青贮后各项营养消化率提高,经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的消化率,青贮饲料平均在 70%左右,而干草不足 64%。 使用添加剂制作青贮,明显提高饲喂价值。 玉米青(黄)株一般粗蛋白不足 2%,不能满足牛瘤胃生物合成菌体蛋白所需氮量。 若在青贮时每吨切碎的玉米杆 中加入 5 公斤 尿素,制成青贮玉米,一般即可满足生长对牛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青贮可扩大饲料来源。 除青绿秸秆、秧蔓、青草等作青贮饲料的原料外,一些牛 不喜食或不采食的青饲料、树叶等无毒植物经青贮发酵,都可变成喜食的饲料。 例如,甘薯蔓、马铃叶茎等带有一种异味,牛不愿采食, 22 但青贮后可去掉异味,并增加可适口性。 调节青绿饲料丰欠。 夏、秋季青绿饲料生长茂盛,供给充足,可将一部分青贮起来,到冬季开窖饲喂。 这样能解决冬、春缺乏青饲料的季节不平衡问题,利于养牛业发展。 制作简便,成本低廉。 制作青贮的方法简便,只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青贮原料及时运回来,掌握适宜水分,切碎、踏实、压紧、密封,不需要大量投资就能成功。 1 立方米可贮 400 700 公斤 ,不怕火灾,不怕雨淋、 不怕鼠咬,存取方便。 可预防牛饲料中毒。 玉米和高梁青 苗产生的氢氰酸,经青贮后可能被微生物分解,避免牛中素。 青贮后 也能防止薯类黑斑病引起的霉料。 冬、春季节一般甘薯腐烂 20%左右,青贮避免了腐烂损失,能防止薯类黑斑病中毒。 青贮能杀中虫卵、病菌,减少病害。 青贮前植物的茎、叶上常带有虫卵和病菌。 通过青贮,原料长期处于 37℃温度,既无空气,酸度又较大,这样能杀死早卵、病菌和限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减少对牛和农作物的危害。 小麦秸杆 化学复合 处理工艺 小麦秸杆化学复合处理方法就是就是在密闭的条件下,用尿素加 氢氧化钙(石灰加水生成)的化学溶液按一定比例喷洒在小麦秸杆上,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化学反应调制而成的一种饲料。 具体方法是:每 100 公斤 水加入 3 公斤 尿素和 3 公斤 生石灰制成复合处理液,然后按每 100 公斤秸秆用上述复合处理液 30 公斤 均匀喷洒、装窑、密封。 23 小麦秸杆→ 切断 ( 2— 3 厘米) → 入处理窑→喷洒氨碱液→ 压实→密封( 5— 30 天) →放氨→喂养 小麦秸秆含有木质素以及秸秆木质化纤维的特殊结构,使其营养价值较低。 为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人们采用了许多加工调制方法,其中化学复合处理方法因制作简便、成本低、经过处理的小 麦秸杆不易腐烂等特点被广泛推广应用。 小麦秸杆经过化学复合处理, 不仅能使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构被破坏,提高消化率,还能增加秸秆的含氮量, 有利于肉牛瘤胃内微生物发挥作用,提高秸秆消化率,提高其营养价值。 秸秆经化学复合处理后, 肉牛对氨化秸秆的有机物消化率和采食量都提高 20%以上,能量利用效率提高 80%,大大节省精饲料消耗。 一般喂 4— 5 公斤 复合处理 秸秆可节约 1 公斤 精料,每年每头节省精料 200 公斤。 例如,小麦秸粗蛋白含量只有 5%,氨化后提高到 9%以上,达到中等干草水平,喂牛日增重提高 — 1 倍。 肉牛增肉剂快速育肥技术 美国、加拿大 80%的肉牛使用牛羊增肉剂进行育肥。 北京农业大学李纪伦教授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经过长期研究打破了美国、加拿大在此技术方面的垄断,取得了显著成果,成功研制出牛羊增肉剂,并被广泛推广使用。 牛羊增肉剂,化学名称“玉米赤霉醇”。 能够作用于肉牛脑垂体和胰腺分泌出胰岛素及生长激素,促进蛋白合成,只增加肌肉而很少增加脂肪。 经过实践证明:可提高饲料转化率 10%,增重率 15— 20%。 同时,玉米赤酶醇不是激素,每头牛用量只需 36 毫克,在肝、心、肌肉等器官中残留量极 24 少,完全符 合国际安全标准。 牛羊增肉剂使用时只需用专用注射器将其埋植于牛羊耳部即可,没有过高特殊技术要求。 设施与设备 设施 项目生产经营设施主要包括 综合 办公 楼,提供办公 、职工宿舍、 职工培训、 兽医化验室功能 、 职工食堂、 浴室等功能; 饲料库、牛舍 、病牛舍、肉牛运动场、秸杆青贮窑、小麦秸杆复合处理窑、饲草堆场及配套工程。 综合办公楼设计为三层, 砖混结构。 长 32 米,宽 米,建筑面积 720平方米。 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坚固耐用,节约项目占地面积。 饲料库为砖瓦结构,提供精料原料存放、加工、精料保管功能。 节约投资。 牛舍为 封闭 型双列式 牛舍: 砖瓦结构, 长 80 米, 宽 12 米,高 米,建筑面积 960 平方米, 每舍喂养 100 头。 舍顶 成脊形顶。 牛舍舍内设有两排牛床,两排牛床 采取头对头式饲养, 中间为通道。 牛舍窗户 按牛舍面积的 1: 15 进行设计,牛舍的门设在牛舍 两端,其大小为 米 米为宜。 这样设计通风、保暖性能好,有利于人牛进出方便,节约投资。 舍内牛床设计 使牛前躯靠近料槽后壁,后肢接近牛床边缘,粪便能直接落入粪沟内。 牛床长。肉牛养殖示范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