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后期管理技术内容摘要:
2、内。 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减弱,且常有干热风危害。 为保持后期小麦养分的供应,减少干热风的危害,确保小麦子粒饱满,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 12 次叶面施肥非常必要。 使用效果表明,一般增产小麦 5%以上。 叶面肥除使用市场上销售的经农业部登记的之外,有条件的也可以自己配制。 配置方法如下:配方一,每667 平方米用尿素 200 克、硫酸钾 150 克、硫酸锌 100 克、硼砂 50 克。 配方二,每 667 平方米用尿素 200 克、磷酸二铵(一铵)150 克、硫酸钾 100 克、硼砂50 克。 喷时每 667 平方米对水 80100 千克,进行叶面喷洒。 喷洒时间应选择在晴天的下午 3、进行,喷后 8 小时若遇雨,需再喷一遍。 害防治小麦生长后期是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时期。 常见的病虫害有: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颖枯病、全蚀病、根腐病、麦蚜、麦红蜘蛛、吸浆虫等。 因此,防治时,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路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 防治麦蜘蛛可用 73%克螨特 2000 倍液或 虫螨克 30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麦蚜可用 50%辟蚜雾每 667 平方米 810 克或吡虫啉药剂1015 克对适量水喷雾防治;防治小麦吸浆虫,可 667 平方米用 40%甲基异柳磷 150200 毫升加细沙土 3040 千克,在 4 月中下旬的蛹期撒于地面,撒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也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期,用 2000 倍的菊酯类药剂喷雾防治。 防治纹枯病可用 5%井冈霉素每 667 平方米 150200 毫升对水 75100 千克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 1015 天再喷一次;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 20%粉锈宁乳油每 667 平方米 5075 毫升对适量水喷雾;防治赤霉病、叶枯病和颖枯病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 667 平方米 75100 克对适量水喷雾防治,如兼治一代棉铃虫可加入 300400 毫升 剂或 50 克 湿性粉剂。 穗期如遇连阴天气,在小麦扬花后要喷药预防小麦赤霉病和颖枯病。 专利查询。冬小麦后期管理技术
相关推荐
船,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C. 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2、时,要平整好土地,土地平整可提高灌水效率的 30%至 50%,节约用水 50%以上。 四、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渗灌及管道灌溉等先进的灌水技术,是节水的有效途径。 喷灌可比地面灌溉节水 20%至 40%,其小麦耗水系数只相当于畦灌耗水系数的 25%至 30%;渗灌比畦灌节水 40%左右,滴灌可比畦灌省水 4至 6倍。 这些先进的灌溉技术一般不导致土壤板结及养分淋溶,有利于土壤水
消耗 K2Cr2O7标准溶液 mL。 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 a: b 的比值为 (已知: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A. 1∶ 1 B. 2∶ 1 C. 3∶ 1 D. 2∶ 5 非选择题(共 80 分) 16. (12 分 ) 危化仓库 中往往存有钠、钾、液氯、白磷( P4)、硝酸铵和氰化钠( NaCN)等危险品。
2、;二是为地膜小麦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灭茬、深耕、耙细,墒情差的地块及时人工造墒。 精细整地,做到深、细、平、净,以利于铺膜播种。 三、增施肥料地膜小麦施肥不便,在播种前应注意施足底肥,特别是旱地地膜小麦一般不追肥,播前应结合浅耕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和氮、磷化肥,以防后期脱肥。 施肥量一般 1/15 公顷(亩)施农家肥 30005000 千克,尿素 2025 千克,磷肥
“闭合”)。 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剪断图中的 ______(选填“红线”或“蓝线”)。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48 分 )。 (每题 2分,共 6分) ( 1) 如 下 图 甲 所示,为某种调光型台灯中使用的电位器示意图。 P为旋片 , 可随转动旋钮改变在碳膜 (相当于一根电阻丝 )上的位置, A、 B分别连在碳膜两端。 以笔画线将 a图连在 b图所示电路中
2、大的危害;欠墒播种,麦株生长发育不良,而播过晚,过深,过密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不浇冻水,而导致早寒交加而死苗。 2、减少死苗的栽培措施选用抗寒品种选用冬性强,抗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特征既要有丰产性,又要有一定抗寒性,至少应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方可种植。 苗期灌溉对于底墒不足的是早播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