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细菌性叶斑病内容摘要:
1、病原菌学名主作物豆薯、菜豆、豇豆、豌豆等。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柄、茎蔓。 叶片发病,病斑呈多角形,大小 23 毫米,初时水浸状,淡绿色,半透明,后逐渐变淡褐色至褐色。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稍见黏性稀薄菌脓,菌脓干燥后转为稍带光泽的胶膜状物,好似病斑上涂布一层蛋白清。 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成较大的斑块,致使叶片局部干枯。 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菜豆致病变种。 细菌菌体短杆状,极生14 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留土壤中越冬,种子内外也可带菌。 带菌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使用带菌种子出苗就可引起发病。 土壤中越冬病菌借雨溅射传播至苗上引起发病。 发病后病部产生的病菌,通过风雨传 2、播,病菌经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田间再侵染频繁,病害发展很快。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 发病适湿 2527,多雨、多雾、重露有利于发病。 植株偏施氮肥,徒长郁蔽,易发病。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早沙葛、迟沙葛、顺德沙葛等。 (2)种子播前晒种,并用硫酸链霉素 500 毫克/升浸种 2 个小时,进行种子消毒。 (3)重病地与非豆科作物进行 2 年以上轮作。 注意铲除田间杂草,尤其豆科杂草。 (4)及时摘除初始病叶。 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深埋或烧毁。 (5)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6)发现初始病株立即喷布药剂,药剂可用 30氧氯化铜悬浮剂 800 倍液,或 30绿得保悬浮剂 500 倍液,或 25络氨铜水剂 500 倍液,或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 600 倍液,或 72农用硫酸链霉素 3000 倍液,:100 波尔多液。 专利查询。豆薯细菌性叶斑病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冬油菜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
2、浮剂,适用于防除牛繁缕、繁缕、雀舌草、猪殃殃为主的一年生阔叶草。 施药时期,在直播油菜叶期,移栽油菜返青后杂草叶期为宜,每亩 25-35 毫升,猪殃殃为主时取上限。 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当田间看麦娘、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与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混生时,可采用每亩 霸乳油 30升(或 威霸升)50%高特克 升,对水 50 公斤均匀喷雾。 土壤干燥时会降低药效,喷药后两小时遇雨不影响除草效果
对棉花套绿豆栽培技术
2、品种,如:新品种冀绿 7 号、冀绿 8 号,老品种冀绿 2 号均可。 二、适时播种通过绿豆播期试验总结出,春播绿豆的最佳播种时期应在 4 月下旬,这个时期可以和棉花一起播种,棉花可以分大小行种植,大行 90100 厘米、小行 5060 厘米,这样可以提高棉花透光透气性,有利于光合作用。 播棉后在棉花大行内播种 1 行绿豆,绿豆株距为 15 厘米左右,每穴 12 株,过稀过密都会影响绿豆的产量
对棉花套绿豆的几点建议
2、、小行 5060 厘米,这样可以提高棉花透光透气性,有利于光合作用。 播棉后在棉花大行内播种 1 行绿豆,绿豆株距为 15 厘米左右,每穴 12 株,过稀过密都会影响绿豆的产量。 分析:如果 4 月下旬播种绿豆,到棉花封垄之前(7 月 15 号左右)绿豆基本成熟,可以一次性收获,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土地可多收绿豆 50 公斤左右。 这个时期也正是绿豆一年中价格最高时期,因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