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防好甘薯黑斑病内容摘要:

2、心,安全贮藏为保证,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采用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得到无病种薯。 (1)无病留种田。 要求秧苗、土壤、粪肥不带菌,并注意防止农事操作传入病菌。 因此必须作到:采用高剪苗,结合药剂浸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 留种地要选 3 年未栽种甘薯的生地。 留种地收获的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 注意粪肥不要带菌。 (2)精选种薯。 种薯出窖后,育苗前要严格剔除有病、有伤、受冻的薯块。 (3)安全贮藏。 留种薯块应适时收获、严防冻伤,精选入窖,避免损伤。 种薯入窖后进行高温处理,35374 昼夜,相对湿度保持 90%,以促进伤 3、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1)种薯消毒。 实行种薯消毒,清除所带病原菌,方法有:温汤浸种:薯块在4050温水中预浸 12 分钟后,移入 5054温水中浸种 10 分钟,水温和处理时间要严格掌握,注意上下水温应一致,对新品种处理后应进行发芽试验。 浸种后要立即上床排种,且苗床温度不能低于 20。 药剂浸种:可用45%代森胺水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8%乙蒜素(402 抗菌剂)等对种薯进行药剂处理。 (2)尽量用新苗床育苗。 用旧苗床时应将旧土全部清除,并喷药消毒。 施用无菌肥料。 育苗初期,可用高温处理种薯,促进愈伤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高温处理是在种薯上床育苗后,保持温床 3438,以 4、后降至30左右,出芽后降至 2528。 也可采用间歇高温(顿水顿火)育苗法,即种薯上床前,一次浇足水。 种薯上床后,将温度迅速上升到 3438,保持4 天,以后炕温保持 2830。 拔苗前,降温至 2022。 以后每拔一次苗浇足一次水,并将温度升到 2830。 实行高剪苗,获得不带菌或带菌少的薯苗。 苗床(炕)上的春薯苗,要求距地面 36 厘米处剪苗栽插。 将剪取的苗再密植于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加强肥水管理,然后再在距地面 1015 厘米处高剪,栽插大田,此为二次高剪苗。 有的地方从春薯田中剪取薯秧栽夏薯,也是一种高剪苗的防病措施。 育苗过程中,可用药剂喷床法和药剂浸苗法防治黑斑病。 药剂有:70%或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浸苗时,要求药液浸至秧苗基部 10 厘米左右。 行轮作换茬,增施不带病残体的有机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