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安全贮藏技术内容摘要:

、选择适宜的窖址、窖型 1、窖址: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质坚实和管理、运输方便的地方建窖。 2、窖型:根据当地土质、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不同,选择适合的窖型。 地下水位高的沿海和平原地区采用大属窖;山丘地区采用发券大窖;地下水位高,土质松的地方采用浅沟窖等。 二、适时入窖 1、消毒:番薯入窖前,对贮藏窖刮除旧土,用石灰水涂刷窖壁或用硫磺薰蒸。 窖底填干净沙土厚 10 厘米,窖的四周用麦秸或谷草围好,以防潮保温。 2、入窖:要随收获随入窖,如不能及时入窖,要堆成大堆并用柴草或薯蔓覆盖,以防冷害,入窖前要精选,彻底剔除病薯、冻薯、虫伤薯、霉烂薯以及创伤薯块,防止病害在窖内扩大蔓延引起“烂窖”。 入窖时要轻拿轻放,尽量不伤薯皮,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 2/3 为宜。 三、贮藏期的管理 1、贮藏初期:入窖 20 天内为贮藏初期,此期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应打开门窗、窖口和气眼,通风排湿降温,使窖温基本稳定在1415。 2、贮藏中期:入窖后 20 天至次年的 2 月上旬为贮藏中期,此期以保温防寒为主,加强保湿措施,把窖温控制在 1214之间。 3、贮藏后期:从立春到出窖为贮藏后期,此期以稳定窖温、适当通风换气为主。 稳定窖温的同时,窖内湿度保持在 85%90%之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