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花伏蚜正当时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棉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两个生态型。 其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 黄河流域棉区伏蚜主要发生在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中部叶片出现油叶,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 因伏蚜发生时棉花大多已封垄,叶多枝密,所以,不少农民反映伏蚜较苗蚜难防难治。 一、发生情况 目前棉花伏蚜在衡水市发生普遍,部分地块危害较重。 武邑县百株三叶蚜量30005000 头,最高达 2 万头以上,严重的叶片已发生卷缩;故城最高地块百株三叶蚜量达万头以上,卷叶株率 36%。 气象部门预测,7 月份我市仍维持高温天气,降水量接近常年,高温闷热、时晴时雨天气利于棉花伏蚜发生。 2、在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加强田间观测,及时科学用药防治,将棉蚜带来的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现将棉蚜田间化学防治方法提供如下: 二、防治方法 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田间常规药剂轮换使用,降低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一旦蚜虫对某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即使再增加用药次数,增大药剂浓度,也不会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在棉花正处于盛花期,植株高大,喷药时一定要仔细认真,着重喷洒棉花中下部叶片背面,严防漏打、漏喷,切实保证每次喷药质量。 因为蚜虫繁殖速度快,如果一次喷不透会造成残虫数量多,给下次防治增加难度。 一般每亩用药液量在 5060 公斤。 常规使用啶虫脒、吡虫啉等传统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的地块,可以选用 10%烯啶虫胺水剂、20%丁硫克百威乳油或 10%氯噻啉等新型药剂来防治。 一般 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每亩 20 克或 10%烯啶虫胺水剂每亩 20毫升。 温期间要避开中午时间,尽量在早、晚用药,以上午 10时前和下午 4 时后较好,一方面可确保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避免高温造成药液快速蒸发散失,降低药效。 专利查询。防治棉花伏蚜正当时
相关推荐
D.侯氏制碱法,是向饱和 NaCl溶液中先通入 CO2再通入氨气制取纯碱 13.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硫酸时,建高烟囱可以降低地面 SO2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 B. 使用明矾作混凝剂除去水中的 Ca2+ 、 Mg2+ C. 海水提镁, MgCl26H2O 应在 HCl气 流 中分解制无水 MgCl2 D.工业合成氨通常采用 铁触媒作催化剂 主要是为了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用化学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必须把握合适剂量。 使用剂量过大,容易给棉花造成药害;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防治效果。 因此,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棉花(包括其它农作物)病虫害,一定要使用合适的防治剂量。 棉花枯萎病可用 40%多菌灵或 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可用 40%多菌灵 1000 倍液灌根(斤/株),或用黄腐酸盐 500
期 B、新中国政权巩固时期 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结束了中国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铁人”王进喜是以下哪个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石油工业 D、航天工业 “宁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是下列哪位先进人物的豪言壮语。 A、 雷锋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我国靠洋油的时代的结束是在是 A、中原油田投产后
菇原因: 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为害、滥用农药等均可导致双孢菇死菇。 二、防治对策: 1投足培养料。 双孢菇的生长发育和任何生物一样,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基础,要使蘑菇栽培获得高产,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发生菇蕾死亡现象,在培养料配制时,要求投料量 3035 公斤平方米,并认真做好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工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出菇后期因营养不足而死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