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20xx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内容摘要:

隋唐五代,医学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而宋 金时代的医学,则是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提高。 这一时期多是由官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行政机构、管理机构、医学教育设施,并多次颁发药典。 方书和本草医书在社会上大量涌现。 还产生了一些杰出的医家和学派,金代有刘完素的河间派和张元素的补气派及张从政的攻下派,这些学派的理论主张和临床经验,对我国的医学有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在针灸科、儿科、妇科及法医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 1/4到 1/3的欧洲人口死于这场灾难,一些 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 15至 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 鸦片战争以后,西医大规模传入我国,中西医论争逐渐兴起,前期争医术为主,后期争医政(人员、经费、地位)为主。 一些人士批评中医不清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 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方法论不同,医药有别,希望“学者合中西之说 而会其通”。 19世纪末《中西医粹》、《中西骨骼辨正》、《中西汇参铜人图说》等著述相继刊出, 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成立,“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 —— 摘编自王旭东《世界瘟疫历史》、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金时期医学的特点。 ( 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 ( 9分) (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中西医论争”的现象。 ( 10分) 41.( 12 分)“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 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 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 1—— 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玛丽莫斯特 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 2—— 美国宪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