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xx-20xx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测试题内容摘要: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表格内。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著名歌曲《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 浪。 流浪。 „„”。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最能佐证这一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台儿庄战役 “大 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电视机《中国兄弟连》讲述道: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 ) 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 .“独一无二”。 1937 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 此桥是( )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 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 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 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 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 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 军帽。 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 !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救中国”的含义是( ) 当前,《南京。 南京。 》影片热播,人们由此重新审视战争中的罪恶与人性。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 ( ) A、 1931年 9月 B、 1935年 12月 C、 1937年 12月 D、 1940年秋 20世纪 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 A、歌颂祖国 B、抗日救亡 C、追求理想 D、抨击时弊 1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相同方面是 ( ) ①沉重打击了日寇 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④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1《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 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 ”能有力地证明这一台词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 )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四) 第 1 页 共 4 页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四) 第 2 页 共 4 页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的故事都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 (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十年内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 性力量是 (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B、苏联红军的参战 C、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D、美国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小题,计 20分。 其中第 16题 5分,第 17题 8分,第 18题 7分) 1 阅读 下列材料 :( 5分)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 ——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 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 材料三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 1分) ( 2)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 ( 3分) 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 ( 1分) 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 8分) 【走进历史,整理史实】 (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 史。 请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 (举二例)( 2分) (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请仔细辩认图 3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 3分) 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百团大战 【回顾历史,昭示未来】 材料一: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 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 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 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 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 „„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 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 2分) 材料二: 十岁,是人生天真烂漫的童年,你十岁时,也许还在母亲的怀里撒娇。 右图是一幅《最小的 抗俘》照片,照片中那个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军人”年仅十岁,可他已经是一个陆军上等兵。 (4)看到他面对日寇时那挺得笔真的腰杆和不屈的眼神, 你有何感想呢。 ( 1分) 1 阅读 下列材料 :( 7分) 材料一: 作为一座饱经战争创伤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热爱和平,我们将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坚决反对战争暴力,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生命和财产的非正义行为。 我们呼吁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悲泣,让战争 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一切爱好和平的团体和人士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和解的新世界而共同奋斗。 ──《南京和平宣言》 材料二: 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隈丸优次在本月 10日、 11日亲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纪念馆和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提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示的内容反复强调了日本人的残虐性。 这样的展示让我们担心会给前来参观的中国人造成对日本人的反感和仇恨,希望中国方面能够调整展览的内容”。 ──《朝日新闻》 材料三: 总有一天,当解放军的皮靴踏上本州岛,解放军的战机飞过富士山,曾经繁华的东京变得像当年 的南京一样的时候,我们才算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世代仇视中国的民族。 ──来自互联网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四) 第 3 页 共 4 页 ( 1)南京是一座饱经战争创伤的历史文化名城。 请举中国近代的两个例子说明。 (2分 ) ( 2)材料中的“我们呼吁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悲泣,让战争远离人类”,是针对哪一重大事件而发出的感慨。 (1 分 ) ( 3)针对日本要求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内容作出修改,不要过分强调日本侵略“残虐性”的一面的做法对不对。 请说明理由。 (2分 ) 请你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看法。 (2分 ) 江西省赣州 市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卷 八年级历史(五) (满分: 50分;考试形式:闭卷;时间: 60分钟) 题号 选择题 综合题 总分 1— 15 16 17 18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表格内。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为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D、美国主张扶持蒋介石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为了团结教育广大人民 C、为了显示共产党争取和平的诚意 D、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 1946年 6月,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进攻( ) 陕甘宁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 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解放战争战略态势 D、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 5. 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最直接的原因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四) 第 4 页 共 4 页 八年级历史单元测试(五) 第 1 页 共 4 页 6. 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 交通线 下列战役属于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的是( ) ①辽沈战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