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20xx届高三下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内容摘要:

教史。 虽然我对学术研究也有兴趣,也写 了一两本书,但功力比我父亲差多了;只是,可能我比父亲更加关注现实。 ” 我自知在学术文化上是不能和父亲相比的。 父亲从小就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等,有 着深厚的国学基础。 我自小上的是新式学校 ,小学时 ,学习平平,没有什么大抱负。 由先修班升入北大本科也很勉强。 到大学后,我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有些课程也只是考个及格,有的课程没有能坚持学下去。 但有些课我学得比较好,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演绎科学方法论、西洋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等。 从上述选课情况看,我是比较重视西方哲学学习的,但这比起父亲在美国学习的四五 年是相差很远的。 我从哈佛大学拿到一份父亲在哈佛研究院的成绩单,现列于下: 1919至 1920 年,用彤先生选修了“比较文学”和七门“哲学”课; 1920至 1921年,选修了三门“印度哲学”、五门“哲学”和一门心理学课程; 1921至 1922年,选修了五门“印度哲学”、一门“宗教史”、一门“哲学”和一门“心理学”。 成绩单上还写明: 用彤先生于 1921年 2月 28日获硕士学位。 父亲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从事他的学术研究的。 回国后的 20余年,正是他人生最有思想活力的时期。 他全心地做研究,常常研究到深夜两三点。 其书数易其 稿,才得以成为权威性之著作,至今为海内外学者所重视。 父亲的著作不多,真正成系统的书有四本:《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印度哲学史略》和《隋唐佛教史稿》。 他写《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花了十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大体上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我本来有野心想写一部《魏晋南北朝道教史》,以期能和父亲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样为人重视,但是我仅仅在北大教了两遍“早期道教史”,就匆匆写出了那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一书,前后也不过两年多时间,怎么能理清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那么复杂 的问题呢。 不过,我也许比父亲更加关注当前的现实社会。 父亲自 20世纪 20年代后专心学术研究,是从长远考虑中华文化之复兴,或许有更深远的意义;但从另一方面看,他的“为学术而学术”使得他远离了现实社会和当时一般文化所关注的问题。 1983 年我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应邀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中国哲学圆桌会议”,这次圆桌会议是讨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前途问题”。 现代新儒家杜维明在哈佛主讲“儒家思想”,着力要证明中国的“内圣之学”可蕴育出“科学与民主”,以此来和西方哲学接轨。 对此我写了一篇发言稿,提出儒家思想的“ 真、善、美”可以用三个命题来表述,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刘述先教授对我的发言有这样的评论: 会议的最高潮由北大的汤一介教授用中文发言,探讨当前第三期儒学发展的可能性。 汤一介认为儒家的中心理念如“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在现代都没有失去意义,理应有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这一番发言有出乎意料的清新立论,通过实感的方式表达出来,紧紧扣住了听众的心弦。 1984 年夏,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的同仁创办了一所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为宗旨的“中国文化书院”,我被他们推为 院长,这样我就非得关注当前中国文化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大问题了。 自此以后,我的学术研究方向起了变化,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就成了我关注的重点。 就这点说,我和我父亲对学术文化所关注的方向有很大不同。 (摘编自《我们三代人》,作者汤一介,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我们三代人》是汤一介先生的遗稿,经整理后于 2020年 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全书生动而深刻地展现出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 汤用彤先生是蜚声中外的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是中国现 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学术大师之一。 ②先生(汤用彤)讲授西方理性派和经验派哲学时,只是对这些学说本身进行理论的分析与阐述,而不言其“用”,无论是“今用”还是“中用”。 (杨祖陶《西哲东渐的宗师 —— 汤用彤先生追忆》) ③汤先生(汤一介)还是一名活跃的学术活动家、大型中国文化学术工程的组织者。 他在上世纪 80 年代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掀起了一轮传统文化热潮。 近年来,又组织主持重大学术项目《儒藏》工程,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工程。 (汤一介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广保) ( 1)下列 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汤用彤先生照样讲他的佛教史,这反映了他关注民族和国 家学术发展,同时也表现了他生死如一的人生态度。 ,汤一介则成绩平平;汤用彤先生读大学时所 学课程丰富,而汤一介所学课程很少。 因此,汤一介后来的学术成就无法和汤用彤相比。 “内圣之学”可以和西方哲学接轨的观点,汤一介提出的“三个命题”更好地阐明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后 ,当前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就成了汤一介学术研究关注的重点。 “用”,汤一介认为汤用彤先生“为学术而学术”,这都说明汤用彤先生的研究缺乏深远的意义。 ( 2)汤用彤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大师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6分) ( 3)材料中划线部分是引用的文字,它们有什么作用。 ( 6分) ( 4)作者认为,汤用彤先生是“为学术而学术”,而他“更加关注现实”,你更认同哪一种观点。 或者你有什么新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 运用( 20分) ,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①钱穆先生任教于西南联大期间曾在岩泉寺居住一年,学人贺麟、陈寅恪、姚从吾、李珽多来探望,简陋居所一时。 ②结束“哈佛名家讲坛”后,六小龄童身穿红色外衣现身麻省理工学院礼堂为同学们做演讲,台下人气爆棚,。 ③ 4月 8日,西安曲江会展中心旅游文化馆内 ,人山人海,这全归功于此次展区设计的别出心裁。 A.高朋满座 项背相望 座无虚席 B.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项 背相望 C.座无虚席 项背相望 高朋满座 D.高朋满座 座无虚席 项背相望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这一方面 将会改变现有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和职责。 ,引力波是一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里预言的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 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 C.《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依法扶危济困全新“善时代”的到来,将推动 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D.“阿尔法围棋”在李世 乭 走出那步极具创造力的一招之后连续下了两步臭棋,那是连业余围棋手都不会下出来的败招,无论你用多么发散的思维思考都不能不认为那两步棋有任何价值。 ,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另一端是发展成为诗。 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 法、公约等通用的语文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 ,所以有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却不会有人说那本六个门类法律法规汇编而成的《六法全书》很美。 A.因为 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B. 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C.因为 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 D. 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准确往往不美 ,美常常是不准确的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个字。 ( 5分) 对于我们居住的城市来说,树必不可少,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街道的颜值。 然而,从目 前的情况来看,与在城市里艰难打拼着生存的人一样, ① :越发狭窄的 生 存 空 间 、 贫 瘠 的 土 地 , 以 及 各 种 腐 蚀 性 的 化 学 制 剂。 但 你 要 记 住 的是, ②。 研究人员发现,在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树木十分有效地吸收烟尘颗粒,帮助人们远离哮喘;树木的阻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