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窖藏技术内容摘要:
、适时收获,精选种薯。 我区收获红薯一般在 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当地温达到 15时,开始收获,2时收获完毕。 选晴天上午收获,便于降湿,入窖时选无病、伤、冻、淹的薯块入窖。 2、窖池处理。 无论是新窖或旧窖,一律杀菌消毒。 可用石灰水或多菌灵 500倍液喷洒窖壁,也可用 1%硫酸铜溶液或 50倍甲醛溶液,进行密封熏蒸。 3、药剂处理鲜薯用 50%的多菌灵 500倍液或红薯保鲜剂防治红薯黑斑病,防效可达 95%以上。 方法是将精选后的种薯放在配好的药液中浸泡 10出沥去药水即可入窖。 4、控制窖温。 刚入窖的鲜薯,因在运输及入窖过程中易伤表皮,应闭窖增温,促进表皮伤口愈合及杀死部分病菌。 闭窖 7天左右应打开窖门降温散温,使窖温稳定在 11相对湿度控制在 80%以上。 立冬以后,气温转冷,管理上应以保温防寒为主。 首先贮藏量不可过满,占窖总贮量的 3/4左右;其次加厚壁土以及薯堆覆盖稻草麦秸等。 保证窖内温度在11围内。 立春以后,气温转暖,管理上应以通风降温为主,在无风晴天中午打开窖门通风换气,严防窖温升高引起病害蔓延,造成红薯腐烂。 通过以上技术处理,种薯可安全越冬,完好率达到 97%以上。 专利查询。红薯窖藏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岳麓版历史必修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同步测试
社会 解析: 图片是中国巨型计算机 “ 银河 —Ⅰ 号 ” ,它表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但并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 答案: C 7.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 ) ① “ 科教兴国 ” 战略的实施 ②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论断的提出 ④ 国外最先进技术的引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3单元
介石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 英法对德国宣战 ③ 莫斯科保卫战 ④ 法国投降 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①③④ A.莫斯科保卫 战 B.意大利参加德国一方作战 C.敦刻尔克大撤退 D.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 A.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B.《开罗宣言》的发表 C.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美国对日宣战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红薯苗床期病害发生与防止
1、薯育苗是生产上的关键环节,培育无病壮苗是确保适时移栽,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不少地方往往因红薯育苗期发生病害而造成苗源不足,种苗质量差,影响了红薯的正常生产。 红薯苗床期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等。 薯块带菌、病床感染、温度不适、湿度过大等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防止方法有以下几方面:一、挑选健薯。 薯块上床前,要逐一挑选无病、无伤、无冻害,表皮光润;大小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