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床期病害发生与防止内容摘要:

1、薯育苗是生产上的关键环节,培育无病壮苗是确保适时移栽,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内容。 多年来,不少地方往往因红薯育苗期发生病害而造成苗源不足,种苗质量差,影响了红薯的正常生产。 红薯苗床期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等。 薯块带菌、病床感染、温度不适、湿度过大等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防止方法有以下几方面:一、挑选健薯。 薯块上床前,要逐一挑选无病、无伤、无冻害,表皮光润;大小适中、芽眼饱满的薯块作种薯。 不要一拉子上床,以防止病薯感染健薯,引起薯块发病烂床。 二、温汤浸种。 将挑选后的薯块装入竹篮内,放入温水中,水温 5658,下水后将篮子上下提动,使其在 2 分钟内降到 5154,浸种 10 分钟。 浸种时要严 2、格操作,既要注意温度,又要保证时间,使薯块表皮和芽眼深处的病菌全部烫死。 一般每 100 公斤热水,一次可浸种 1015 公斤。 三、药剂浸种。 用 40%多菌灵 8001000 倍液,或 50%代森铵 200300 倍液,置于敞口容器内,浸种 10 分钟;或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浸种 5 分钟,能有效地杀死附着在种薯表面的病菌。 四川旧床灭菌。 农家育苗时,往往是一次建床,多年利用,这样潜伏在旧床上的病菌成为主要侵染源,因此,在旧床利用前一定要消灭病菌。 一是用 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500 倍液,喷洒床底和四壁;二是在旧床清理后,用麦草等秸秆堆燃,利用高温熏蒸,杀死附着在床面上的病 3、菌。 五、建造新床。 在地势高燥、光照充足、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新床。 床底切忌铺垫旧床土和不卫生的草末碎粪,以防接触病原体染病。 六、增加隔离层。 利用太阳能育苗或酿热温床育苗,排放的种薯不要与底层柴草和粪便接触。 在酿热物和粪便踏实拍平后,上边覆上一层厚约 812 厘米的河沙或细净土,然后再排薯,以防病菌再侵染。 七、控制温度。 育苗前期,气温较低,要做好提温保温工作。 出苗前,薯层温度应保持 3235,若低于 30时,要在晴天中午打开通气孔 12 小时,然后关闭,提高床温。 当中午前后膜内温度达 4050时,要盖草苫遮光,打开气眼降温。 出苗后,薯层温度保持 2530,膜内温度控制在 35为宜。 八、调节水分。 育苗期,苗床水分多,病害重、出苗慢。 水分不足,引起床温升高,秧苗萎蔫,薯块糠心,易诱发病害。 浇水的方法是轻、勤、细、匀,浇水以上午 10 时前为宜,中午前后温度高,不要用深进冷水泼浇,以浅坑塘水为准,避免床温骤降而引发病害。 九、推广高剪苗。 生产上习惯于拔苗,拔后芽眼损伤,极易染病,采用高剪苗技术能防止病害的发生。 高剪苗,一般留茬 米,剪后第二天浇一次水,剪第二次苗后,结合浇水追施少量速效氮肥,以促苗猛发,增加出苗数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